见过姚惠芬的人,都说她很美,不是惊艳而是一种古典的温柔。在绣庄第一次见到姚惠芬,亲切感便扑面而来,她是笔者心中传统绣娘的样子,恬静、典雅。
在妈妈的绣花绷前长大
姚惠芬1961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吴县一个叫东竹的小村子,当地是刺绣之乡。姚惠芬的家庭是典型的刺绣之家,她的奶奶和妈妈做刺绣,爷爷和爸爸都是从事刺绣稿件设计工作的。她从小在妈妈的绣花绷前长大,也亲眼目睹爷爷、爸爸帮周围的绣娘把绣坏或者弄脏的绣品上画一个小蝴蝶或小花瓣,让原来有瑕疵的绣品反而更添生色。她说小时候也不见得特别喜欢刺绣,但受家庭影响走上了刺绣的道路。
在她大约20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爸爸到苏州刺绣厂交货,看到一个老师在绣“蒙娜丽莎”,她在乡下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绣油画的肖像,更多的是百子图、小佛像等图案,针法也还停留在传统平绣方面。这幅肖像给她带来极大的震动,她突然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学绣这种人物肖像。她开始央求爸爸去苏州城里找老师,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把人物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现在看来正是当时这种单纯而强烈的愿望,让姚惠芬变成了真正的绣娘。
最开始姚惠芬的父亲并没有把一个小姑娘的话当真,以为她只是随便说说,但是后来每次从苏州交货回来,女儿都会缠着他,问有没有找到老师,父亲才慢慢意识到女儿是真正热爱刺绣,于是才开始很用心地帮女儿找老师。当时有种说法,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老师是不对外收徒弟的,所以找到好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终于,姚惠芬的父亲通过朋友找到了仿真绣创立者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牟老师答应让姚惠芬先试学3个月。姚惠芬想学绣油画人物肖像,于是选了法国肖像画家让·马克·纳蒂埃的一幅作品。描稿是姚惠芬的优势,爷爷、父亲都是画稿件的,从小见得多了,画起来自然比较顺利。然而,配色对姚惠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配油画人物肖像的颜色不是在乡下绣小猫或者金鱼,一幅绣品十几个颜色就够了。配人物肖像画可能仅是一套皮肤的颜色就有100多种。在牟志红的悉心指导下,姚惠芬慢慢了解和总结了许多配色的心得。
在3个月的时间里,姚惠芬每天除了买菜便不再出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闷在小屋里面刺绣,终于她把那幅画完成了。据姚惠芬回忆,那3个月就像人生的第一次考试,她对自己很满意,觉得心血没有白费,也更坚定了在刺绣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牟志红对姚惠芬也很满意,觉得她接受快、悟性好,最重要的是她的主动,这一点尤其珍贵。
提到恩师,姚惠芬很动情。她很清楚地记得夏天刺绣时手很容易出汗,而汗水会让绣出来的作品失去光泽。姚惠芬便在绣架边上放一盆水,不停地洗手然后继续绣。当牟老师看到她家里连风扇都没有,很心疼,回去就跟丈夫连夜为她搬了个台扇。姚惠芬说她当时就下定决心,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一定要把技艺学好。
永远都在挑战自己
姚惠芬在绣绷前刺绣,安静而专注,但旁观者会眼花缭乱。她手指翻飞,一条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已被劈成了两股、四股;一小股一小股的线在她手中左绕右绕,立马就成了一条条细细的辫子。
在姚惠芬的工作室里有一组《四美图》,4个美人栩栩如生又各具特色。笔者最喜欢其中的王昭君,面容恬静,美得不落俗套,细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是像她的创作者姚惠芬。姚惠芬和她的作品已达到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境地。
姚惠芬说,她描稿的过程也是读画的过程。刺绣不能完全按照画稿,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有时候画家画一笔,她们却要绣上十天半个月。而开线也不只是手指艺术,是绣娘在开始绣之前,让心静下来的过程。姚惠芬喜欢安静,通常的状态是一整天待在绣庄跟绣娘们一起刺绣,每天都会绣上几个小时。
每当出国或者到各地考察的时候,姚惠芬最喜欢到美术馆、展览馆看展览。虽然最初是因为喜爱《蒙娜丽莎》才开始走出家乡学绣人物肖像,但姚惠芬一直觉得条件不够成熟没有动针绣自己的《蒙娜丽莎》。2002年,她有机会到法国卢浮宫看到了原画真迹,当时还买了很多相关的画册、明信片带回来,但还是没有绣。2006年,她第二次去欧洲,又去看《蒙娜丽莎》,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她才开始考虑绣《蒙娜丽莎》。最终,从动针到其绣成前前后后共花了近3年的时间。这也是姚惠芬对所有作品的态度,谨慎地决定,认真地学习研究,然后才着手绣。
姚惠芬似乎永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肖像绣已经很好了,她又开始研究用刺绣表现中国水墨画;其水墨写意作品连连获奖后,她又把研究方向投向了简针绣。她永远都在不停地探索,不断地挑战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