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王宝斐:与旗袍为伴的大姐

2014/08/28阅读人次/6706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如果让你用一件服装来体现“中国味”,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旗袍。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不断更换的一袭袭旗袍,或素雅、或绚丽、或含蓄、或摩登……旖旎的背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王宝斐:与旗袍为伴的大姐

如果让你用一件服装来体现“中国味”,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旗袍。

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不断更换的一袭袭旗袍,或素雅、或绚丽、或含蓄、或摩登……旖旎的背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在横河社区,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做旗袍,不仅自己穿,也帮别人做。她的衣柜里,收藏了不少旗袍。

她就是王宝斐,一个一生与旗袍为伴的大姐。

学做“洋装”的她爱上了旗袍

王宝斐出生于1949年,今年65岁。

从小喜欢女红的她,在18岁那年正式拜师学做衣服,开始跟随师傅学做当时最流行的“洋装”——小西装、连衣裙等。但后来,她却爱上了最“本土”的旗袍。

为什么会爱上旗袍?王宝斐说或许是小时候看到的旧时年画,给她的印象太深了。年画里纤弱的女子,盘云的发髻,鬓旁如镂的银花,织金点翠的旗袍,白皙的手指,含蓄的眼神,演绎出心里的万种风情。

28岁那年,已经学成出师的王宝斐有了自己的服装店,她最拿手的,最喜欢做的,还是旗袍。

说起做旗袍的工艺,王宝斐滔滔不绝,“平常做衣服只要量三围就可以了,而旗袍却不同,腰围、胸围、臂围、领围、袖围,一共十几个,一个都不能少。”

量好了尺寸后,就是裁剪面料,由于技术娴熟,她基本不需要打纸样,就可以直接裁剪,“做旗袍最考验功夫的‘上领’,领围和领子的数值要算好,要不大不小刚刚合适,大了会起皱,小了会‘吊’着,都不好看。”

她亲手为女儿缝制了旗袍嫁衣

除了讲究裁剪,王宝斐做旗袍,特别看重盘扣。在她眼里,盘扣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话间,老人家从柜子里翻出了许多旗袍盘扣。“这个是凤凰扣,适合秋冬厚重旗袍的,这个是菊花扣,适合夏天简单的旗袍……”盘扣不下20个品种,都是王雪斐曾经盘过的款式。

虽然机器比较方便,但王雪斐依然坚持最老式的手工盘扣。手工缝制很繁琐,很累,但她说,手工的比起机器包出来的扣子更显精致,看起来更雅致,更有“精神头”。

一生做了多少件旗袍?王雪斐说根本算不清了。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亲手为女儿缝制的旗袍嫁衣。“这件衣服做的时间最长,3米多的面料,做了三四天。”为了体现结婚的喜庆色彩,她选择了明亮的水红,并配上金色的包边。为了展示端庄和大气,还给旗袍配上了凤凰盘扣,光盘扣就花了两天。

选料、剪裁、量体裁衣,一针一线之间,凝聚的不仅仅是妈妈的手艺,更是深深的母爱。这件美丽、独特的旗袍,让女儿成了最美的新娘。

她希望用旗袍把大家装扮得更美丽

在王宝斐家的客厅里,一张彩色照片被放在醒目的地方。照片里是中年的王宝斐,黑色的长发烫成大波浪,珠圆玉润的身材,裹在一袭墨绿色的无袖旗袍里,很是明丽,这是老人家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而这一生里,旗袍差不多是她穿的最多的衣服。

10多年前,王宝斐关掉了服装店,成了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但她对旗袍的喜爱,一直没有改变,“每次在街上看到适合做旗袍的布料,我都会先买来放家里,等想做的时候就拿出来给自己做。”旗袍几乎成了她的“工作服”,以致有的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都知道那个“穿旗袍的阿姨”。

打开王宝斐的衣柜,里面有不少旗袍。每件衣服都有着美好记忆:“这件黑金丝的是去台湾探亲时穿的,这件白色的是去社区上班第一天时穿的,这件绿色的是60岁做寿时穿的……”

记者去采访时,王宝斐刚帮邻居裁剪旗袍回来。老人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已经很少做旗袍了,但要好的朋友、邻居参加演出、出席宴会,找她帮忙做,她会很开心地接下,“我希望用旗袍把大家装扮得漂漂亮亮!”

69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