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一九四二》:天灾不可怕,更可怕是人祸

2012/12/06作者/梦蝶阅读人次/2341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黯然的色彩沉重的影音,把观众带回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一场旱灾,加蝗虫的肆虐,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三千万灾民在逃荒路上受了这辈子想都不敢想过的罪,也吃了几辈子都吃不完的树皮草根。这场灾难没有因为谁家门显赫,谁家富贵逼人,而有所眷顾,财…

  《一九四二》自开拍起就一直让我惦记着,这是一段我不知道的真实历史,因为发生在我出生的那个世纪,所以,我认为,这么重大的事件,我至少应该知道个大概。我没有看电影所依据的小说刘震云的《温故1942》,是因为我这个电影迷更想看看电影能给我的视觉和心灵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影片开头就以旧照片的昏黄色彩作为底色,一行行字幕,随着已经不甚清晰的方言影音变换着,讲述了发生在那个年月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当时国家所处的背景。我不敢确认那声音是不是当时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声音,但似乎应该是他的,除他之外,还有谁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发表这样的演说呢?

《一九四二》:天灾不可怕,更可怕是人祸

  黯然的色彩沉重的影音,把观众带回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一场旱灾,加蝗虫的肆虐,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三千万灾民在逃荒路上受了这辈子想都不敢想过的罪,也吃了几辈子都吃不完的树皮草根。这场灾难没有因为谁家门显赫,谁家富贵逼人,而有所眷顾,财主和贫农一样,都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灾害,都一样地走上了逃荒之路,那时节,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即便有粮食,也会被饿得聚集在一起的饥民们哄抢而空。法不责众,也无法责众,生存都无法保障之时,法有何用?更不消说道德的层面了!

  影片紧紧围绕着此次的自然灾害,通过相携相助的财主一家、财主家的一个长工、以及一家贫困不堪的农民在逃荒路上的种种遭遇,蒋介石政府的麻木不仁,国外爱心记者的实地采访,和日本军队对待饥民的态度,四方面展开说去。通过他们的视角、语言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反映了河南人民在1942这一年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灾难。

  “第十九天离家一百九十一公里”、“第五十一天离家三百五十公里”......记不清这样的字幕在银幕上打出过几次,但记得最后一次是一百零几天,也记不清这第一百零几天离家多少公里,但一定不会与离家的时间成正比!饿着肚步履蹒跚的饥民能有多大的能力迈出健硕的步伐?他们行走的路线也只是惯性使然,因为身后是秃山荒地没有粮食,头顶是时时威胁生命的日军敌机,他们只能向国统区奔命,渴望能抓到一线生机。

  然而,面对正在遭受自然灾害煎熬的河南灾民,蒋介石政府又做了些什么呢?本为向蒋介石报告河南灾情的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在蒋面前却欲言又止,在适当的时候未能道出实情,以致失去争取政府救助的最佳时机。不知是因灾情实况没能及时上达,蒋没能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还是为了筹措军饷有意回避河南的灾情,在对河南灾民和战局战事的权衡时,蒋还是选择了后者,灾民被彻底地推到了死亡的边缘。更可恨的是,蒋下面的战区也是灾区的部分国民党军官更是利用军饷,发灾难财。反倒是国际友人《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敏睿地嗅到了国民党当局隐瞒了灾难级别的实情,没有听信国民政府的虚假言论,到实地对灾民的现状进行了采访与取证,并在《时代周刊》进行了发表,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做出救灾的姿态。

  这里还要说说侵华的日军,他们适时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向灾民施救,从而改善了日军在国际上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使得获得救助的,本为中国人的灾民加入到了日军的队伍,倒戈相向对付起了自己人——国民党的军队,这也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这不能怪这些灾民没有骨气,在生存和气节只能择其一时,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能有多少人会选择气节?更何况,当生存连带着的是一家大小的性命,连带着传宗接代的祖训之时,选择哪一个是不言而喻的!

  影片没有表现出日军对灾民救济的现场,也没有表现灾民拿起枪打自己人的场景,而是通过日军长官间的对话,以及蒋与部下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怕是冯导有意这么处理的吧?否则,看着自己的同胞未被同为黄炎子孙的国民政府救助,反被侵略者“良心发现”施以救援,让咱中国的观众情何以堪!

  看惯了冯小刚带有京痞味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猛一看这严肃沉重话题的影片时,还反应不过来是他执导的,但这部电影一如他历往所拍的影片一样,切中观者之心!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此部影片之所以好,首先表现在了剧本的编写上,编剧通过几个视角分别展示了这场灾难的现场,和当时社会各方对这场灾难的态度,表现了天灾外加人祸的史实,从中也能明显地看出,冯小刚剧组是在竭力表现事件的真实性的。而诸如人吃人,日军对灾民施粮救助等环节的有意隐去,以及当时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对灾情的表情变化、动作和语言等的处理,可以看出,也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看来,十多年的筹备工作没有白费。

  其次是影片的场景,真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虽然我并不愿意用这个词来形容咱的灾民前辈,但是,影片场面确实宏大!在高科技泛滥的今天,很多影片已经运用上了这一技术,以达到冲击视觉的效果,可冯小刚剧组并没有引入这一先进的电影技术来表现宏大的逃荒场景,而是实实在在地运用老方法,用大量的群众演员来再现当时的悲怆场面,使得观众有了真实之感。在镜头的表现上,也尽量避免着叩问道德尺度的画面,做到了点到为止,这也是影片的摄影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大奖的原因所在吧?2亿元的投资投得适得其所!

  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冯小刚对演员的选择了!主要演员除了张默之外,其他都是国内一流的演技派演员,而非靠脸蛋和炒作上位的偶像明星。张国立、陈道明,冯远征、徐帆、李雪健的演技真是自然无痕,丝毫挑不出一点瑕疵。有几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一是有关陈道明的,他所饰演的蒋介石,从最初接见李培基并赶着上飞机前对实情一无所知以及对李的信任表情,到蒋接见白修德知道实情实况时难掩的震撼表情,再到看到报刊发表河南灾民内容时的震怒表情,以及到最后李培基向他报告河南灾情真实死亡人数时的默然表情,这些表情随着灾情的一步步做实而层层递进,却又因为政治原因,要有所有为有所不为所,这些表情和随之反映出来的态度,被陈道明诠释得淋漓尽致。二是张国立,女儿星星为了能给大家换五升小米而出卖自己时,他饰演的爸爸----大东家悲伤不已,难以割舍,可眼看瞅着能换回粮食来,又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在女儿突然回头看他时,他立马收起喜悦尴尬的表情,让观者看着甚感悲凉。

  只是短短几秒钟的表情变化,张国立却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了,没有对人物的心理做一番细致地揣摩,如何能表现得这么到位?这不是一般水平的演员能够做到的!徐帆是冯小刚的御用演员了,当然,自家有现成的适合的演员干嘛要出高价请别人呢!然而,徐帆并非是只靠老公而没有一点实力的女演员,纵观她饰演的所有角色,没有哪个角色,她是勉强为之的,在国内女演员中,她也算得上是一流的演技派演员了!在这部影片里,她把一个集儿媳妻子妈妈角色于一身的中年妇女诠释得完美无缺,特别是在母爱的表现上。为了阻止丈夫卖女儿换粮食,她可以和丈夫拼命,为了能让儿女活下去,她自愿和大东家的长工栓柱结合,并在把儿女托付给他后,又把自己卖了为他们换回少得可怜的粮食,临走时还不放心地再次交待栓柱“再苦也不要卖我的孩子”,那语调那表情让观众眼眶泛潮,这是一个真正的母亲!徐帆让观众看到了母爱的伟大。

  冯远征饰演的是个农民,也是一个丈夫和孝子,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把农民的憨厚朴实以及儿子对母亲的孝敬,表现得很出彩,一直以为他只能饰演城市人,想不到,演起农民来也像模像样。张默是此部影片中唯一没什么演艺功底和经验,且也没什么名气的演员,然而在周围资深演员的引导和影响下,他的表现也很是精彩,对栓柱的诠释,相比于他以往角色的饰演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九四二》从内容上看是一部沉重的影片,也是一部史实再现的影片,它告诉我们,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但是,更可怕是人祸!这人祸是战争,是政府的不作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避免这样的不幸再次发生。从影片的故事选材、编剧设计、摄影及演员的演绎水平综合来看,相信这部影片当是今年乃至近几年来评价最高的影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68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