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上海风俗:老上海人怎么过春节?

2012/12/04作者/巢伟民来源/新浪网阅读人次/9820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在老上海人的传统里,过农历新春大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年节,这一天的节日,许多人是集中全家的智慧能力来安排的,力争“欢度春节”。虽然老上海的城里人和农村人过大年略有不同,但从文化源头来说,还是老上海的农村人群过大年的传统味更为原始淳朴厚道一些,而老上海的城里…

上海风俗:老上海人怎么过春节?

  在老上海人的传统里,过农历新春大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年节,这一天的节日,许多人是集中全家的智慧能力来安排的,力争“欢度春节”。虽然老上海的城里人和农村人过大年略有不同,但从文化源头来说,还是老上海的农村人群过大年的传统味更为原始淳朴厚道一些,而老上海的城里人,由于来了许多的东南西北的五湖四海移民,各地来此安家的新上海人,也会把自家的风俗习惯带来,即使最后有所融合,还是带一些老家的习俗风气的,于是,老上海城里人的年俗应景,也就和老上海的农村里稍有不同。

  过大年,依然是一个盛大的年节,但是,喜庆活动和农村里略有不同的是主要以家庭为核心来过大年,诸如做年,守岁,拜年,接财神等基本也是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形式,还有合家欢聚,给压岁钱,说吉祥话,喝年酒等习俗都承袭前人保留下来。过大年,一般各个行业休息关门停业四日,至初五开门迎客。由于老上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过大年也体现了大户人家的财力智力。其中,年初五凌晨“接路头”的风气尤为盛行。财神爷生日在大年初五,可是接财神的人总是急不可耐,在初四夜就开始了,供祭品,焚烧锡箔,磕头接神。到了午夜零点,接财神时,那个锣鼓鞭炮声震天动地,通宵不绝。接财神的祭品,除了鲤鱼,还有羊头,甚至用三牲的。

  第二个年景是新年各家休息,饱食无事就要寻乐趣,这样娱乐成为大事,各个梨园戏馆都是人满为患。而各梨园戏馆的演出剧目也是应令时尚的,如《宝莲灯》、《洛阳桥》、《斗年宫》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不过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些受西方影响下组成的剧团演出新编的现代戏,他们成立了伶界联合会,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写伶界联合会招牌。这些新派剧目有《明末遗恨》、《秋瑾》、《黑奴吁天录》、《波兰亡国惨》和《孙中山伦敦被难记》等,据说很受欢迎,甚至有盖过京剧的势头。也是当时一种新时尚。

  第三个年景就是一批商贾贵人到棋盘街、丽水台等处,狎妓游玩,寻欢作乐,也有约妓出局,拉着一起去看戏玩乐。

  第四个年景是元宵灯会盛况空前,有人称是: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当时还有人做《申江元夜踏灯词》咏颂沪上灯会之盛况。其词较长,这里不冗叙了。

  元宵节过了,一般来说新春过大年的年味也就逐渐消退了,各人都要办正事去了,毕竟还是要生存下去啊。

  清中期,就有人总结出“度岁贫富不同,三种人尽之矣。”年底时,这三种人就是放高利贷的富人,他们讨债和借债是一样的忙;其二是躲债的穷人,这些人到处逃债躲藏。只有不欠债的小康人家才可以“欢度新春”哦。

12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