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海派旗袍的发展因史与样式特征

2009/12/18作者/佚名来源/HerCity.com阅读人次/4190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海派”一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当时北京一些作家的发明,用以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文风。海派的对立面便是京派。后来,海派和京派便分别象征中国两种迥异的文化了。…

“海派”一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当时北京一些作家的发明,用以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文风。海派的对立面便是京派。后来,海派和京派便分别象征中国两种迥异的文化了。当后人用海派来修饰服装时,则是变贬为褒,带着炫耀和赞美的意味了。海派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富于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世纪20年代居住于上海的曹聚仁先生曾经这样说:"那是西风吹动的日子,海派便是西风喂养成长的儿子,"又说:"京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也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

1、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2、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3、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

在当时,上海这个亚洲时尚的中心,这个社会名媛的乐园,孕育了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所以,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而民国旗袍结合中西文化的精髓,经过一代一代的改良到现在,成为现代意义的旗袍。所以现代旗袍我们也称为海派旗袍。
 

7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