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李世民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隋炀帝被弑之后(618年),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太原造反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总爆发。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自恃才能和显功,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礼遇甚隆,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
此外,世民南征北讨,逐渐在天策府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建成。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就联合因同样有政治野心而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召世民饮酒时在酒中下毒的地步。到了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和后官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世民十分不利。秦王和僚属忧惧万分,遂定计发动政变。
6月4日(公历626年7月2日),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突然射杀了准备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后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三天后,高祖立世民为皇太子,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八月,高祖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这就是史称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真的杀弟夺妻了吗?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本是长安的一名舞妓,她不仅姿色艳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吟诗作赋。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元吉被杀。此时杨氏正值青春年华,在京城内举目无亲,太子妃长孙氏念及旧情常邀她叙旧。杨氏为了日后有所依靠,便利用机会接近李世民,终于用女人的温情柔媚降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成了李世民宠爱有加的嫔妃。
一日,正当她二人叙谈,忽然李世民进来,杨氏慌忙起身相迎,并屈膝下跪,陈述李元吉的罪过,请求李世民将她处死。说到动情处,杨氏娇啼宛转,恰似出水芙蓉又似梨花带雨。杨氏那种淡妆浅抹柔媚哀艳的样子真是笔墨难以描述。李世民纵是一个盖世英雄,也不免被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打动,连忙起身搀扶说:“王妃不要过悲,齐王谋乱,与王妃没有关系,有我在世一日,不会有人敢对你加害。如果嫌齐王府寂寞,可以搬来与长孙氏居住,好在你姊妹二人一向没有嫌隙,也免得我担忧了。”李世民的一席话,本意是想安抚杨氏,不料,杨氏第二天就迁居了过来。李世民亲自吩咐,对杨氏的起居、生活作了精心安排,派心腹侍女侍奉杨氏。就这样杨氏在太子府中俨然过着太子妃一样的生活。
为了真正当上太子妃,杨氏在李世民面前极尽温存,李世民也常来问候,偶然一天不来,杨氏心中就像丢了魂似的,饮食无味,睡梦难安,一旦听见李世民的脚步声便情不自禁地柳眉舒展、桃腮凝笑。
不久,高祖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唐太宗册封长孙氏为皇后,正式纳杨氏为嫔妃。后来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意欲升杨氏为正宫,遭到魏征等重臣的极力反对,太宗只好废弃原有想法,但对杨氏的宠爱却日益加深。
据《新唐书》记载,太宗登基后,追封齐王元吉为海陵郡王,并将自己与杨氏生的儿子曹王明过继给齐王当儿子,袭了齐王的爵位。《新唐书》载:“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征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史书上对杨氏的记载着墨不多,对这段秘史也很隐讳,她的结局如何,有多种说法,一说老死宫中,一说随儿子去外地赴任,还有说她遭到迫害出家为尼。这些,我们不敢枉加猜测,但她受到李世民的宠幸却是有史可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