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三点区别

2011/10/21来源/旗袍之恋阅读人次/13293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众所周知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辛亥革命以后,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而这变化则是发生在上海,而这旗袍的质的变化到底有那些呢?…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三点区别

  众所周知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辛亥革命以后,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而这变化则是发生在上海,而这旗袍的质的变化到底有那些呢? 

  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和女性曲线;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袍服是外套,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保守的含蓄。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dress,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旗女之袍宽大平直。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保守,但表示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悠久的激进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示,变为表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示。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示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示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一大损失。

8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