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宝剑
说起象征君权的剑,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柄著名的“威道之剑”——“太阿”。
“太阿宝剑”有时候也会被写做“泰阿”或者“太哥”,这仨名字其实是一回事——它应该是中国最有名的一把君王之剑。什么?你没听说过?你肯定听说过啊,只是也许你没注意而已,难道中国会有人不知道“太阿倒持”这个成语吗?没错,这个成语中提到的“太阿”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把剑。
既然是名剑嘛,老规矩,自然也必须先天养料充足,所以没说的,这把剑也是欧冶子与干将两位大师合力所铸,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它连外观也与前边提到的七星龙渊剑很是相似,按照《越绝外传·记宝剑》的记载,它的剑身看上去“如流水之波”。而与“七星”相比它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铸造这把剑的大师除了前边提到的那两位还得再加上干将的老婆莫邪。从技术角度来说,铸造之时被多注入了三分之一——如果以七星龙渊作为标准的话就是增加了一半——的功力,也可能是这把剑后来被铸成后其攻击效果远超七星龙渊的原因。我们可以说这柄太阿宝剑是中国古代名剑中极少数真正拥有大规模杀伤效果的武器之一。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柄剑的杀伤力效果太过耸人听闻,所以我们在正史中却偏偏很少能见到关于它的准确记载,顶多,顶多也就是在秦朝李斯自我救赎的名篇《谏逐客书》中曾经借用过一下它的名字:“今陛下……服太阿之剑”,可具体那剑是怎么回事,李斯也没说明白。通过这句话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这柄剑的名声已经大到可以泛指或者代表天下各种“宝”剑的地步了。那么这柄剑的杀伤力到底强到什么程度呢?
传说当年大师们为楚王铸成这柄剑之后,楚王对它宝贝得不得了,就跟供祖宗一样供着它。但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宝剑再怎么密储深藏,它也仍旧是宝剑,何况那年月国家保密工作恐怕进行得也不是那么系统,于是楚国有一柄绝世名剑的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最后这个消息被传到了晋国,晋王一听不干了:我国家这么大,国力这么强,我还没有这种好玩意儿呢,你一个楚国掌握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还了得,来人啊,给我抢!
怎么样?白痴吗?白痴吧……不过其实有时候国际关系也的确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没谱,没看美国打伊拉克也就是因为中东那块地方有自己想要的好东西嘛。一句话,我强大,所以想打你的时候就打了,至于是否有“正当”理由,那是次要问题。
就这样晋国二十万军队为了一把谁也没见过,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剑就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楚国。而楚王呢,把剑包好了送给人家以安“友邦23”之心?不好意思,如此无耻卖国的行径只有清朝的统治者才干得出来,春秋那年月贵族们还是有些骨气的。于是楚王做出一个虽然比较提气,却可能会给自己,乃至自己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决定:我早就知道打不过你,但是那也要打!剑是小事儿,咱们楚国丢不起那个人呢,这叫输人不输阵——如果大家实在不理解,同样可以参考前两年的伊拉克战争,那时候萨达姆都已经被揍得找不到北了,人家伊拉克的宣传部长萨哈夫先生还坚持每天在电视里露一面,号召大家奋起反抗美国无耻地侵略行径,并且号称伟大的祖国伊拉克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再然后,无论楚王是信心满满也好,硬着头皮也罢,晋楚两国无可避免地打了起来,这时候就充分体现了战争是综合国力比拼的这一真理性论断,参与战争的正义性并不能为楚国带来理想中的胜利,最终楚国的都城被二十万晋军包围了。这一围就是整整三年,三年的时间楚人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一次次打退了晋人的进攻,但是这时城内的战略储备物资——粮草、武器、防具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形势看起来很严峻,但这还不是最严峻的,更加重大的问题是,毕竟对战了这么久,晋国也知道楚军的虚实,他们也判断出楚国应该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决定给人心惶惶的守城楚军再增加一点儿心理压力:晋王派了个使者跑去对楚国君臣下了最后通牒。其具体内容是:明天,如果楚国再不交出“太阿剑”,晋国一定会攻破城池,到时候玉石俱焚,你们可不要后悔。
说实话,晋国使者的行为乍看起来挺没溜的,你以为打仗是相亲啊,还跟人家约好了时间地点,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应该可以肯定,晋国使用的是一种攻心战术,而攻心战在相持性的战斗中永远都是最阴险,但也的确有用的战法,晋国的使者下了如此说辞无疑是给楚王出了个大难题,或者我们可以说晋国的言语根本就不是说给楚王听的,而是说给楚国的臣民听的,其大概意思应该是:其实我们晋国跟你们楚国也没仇没恨的,咱们两国打来打去弄得民不聊生,无非就是为了你们楚王手里的那把“太阿剑”,你们想想,一把剑嘛,也不能当吃当喝的,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你们大王的个人爱好,为了他的爱好,你们身死国灭值得吗?更何况,你们的大王把个人兴趣看得比你们的生命,祖宗的社稷还重要,这样的大王你们还帮他守什么城,卖哪门子命啊?
怎么办,继续打还是投降,这对楚王来说是一个问题:继续打吧,可能军心涣散,毕竟是人都有私心,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未必抵挡得了求生的欲望,更何况晋国说客的一番说辞已经在楚国臣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如果这颗种子在战场上发芽了,那结果足以让楚王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不打就投降了?那当初抵抗个什么劲啊,这城下之盟一签,自己即便还能腆着脸继续当大王,以后的日子好过不好过先不说,这名声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堂堂大楚就这么服了晋国,以后死了怎么去见列祖列宗啊?
不过我们完全没必要为楚王担心,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自打开始作战那天起,他就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投降,于是他告诉自己的臣民们:“明天早上,我将亲自上城杀敌,如果不幸失败,那么请你们骑快马把‘太阿剑’带走,找个深深的湖扔到湖心去,这样即便我们失败了也可以保证太阿永远留在楚国,不会被敌人夺走。”
实话说,贵族不愧是贵族,大王再怎么样也仍然是大王,治国理政的能力未必如何,玩政治,搞阴谋,操控人心还是一把好手。楚王的这几句话环环相扣,从政治角度来说真的很高明,就如同太极拳里的四两拨千斤一样不但让晋国使者的言辞完全落空,还借力打力地鼓舞了己方的士气:首先,针对晋国的屠城之说,楚王给出了一个自己将亲自上城杀敌的回应,这就是在在用实际行动向自己的臣民说明,我可不是那种让你们去替我卖命,我在身后等着拣便宜的人啊,咱们的命运——楚国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咱们平时共同生活,战时共同战斗,总之,大王是楚国的一分子,与楚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之所以能取得领导地位,在楚国作威作福只是因为他比其他楚人更爱国,更有先进性,仅此而已。既然大王都与臣民同呼吸共命运了,你们臣民还好意思偷偷玩军心涣散吗?晋国使者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被楚王在不知不觉中化解掉了,可是还没完,就算你跟人家同呼吸共命运,跟黑社会似的选择倍儿仗义地一起抗雷,那也得给大家一个抗雷的理由啊,如果理由是晋国使者所说的为了“个人爱好”——这实在有点不靠谱。于是楚王在表明了自己会“亲自上阵”之后还对大家做出了一些更加具体的交代,那就是万一打败了,你们就带着剑跑吧,只要能把剑留在楚国就行。这个交代更是一招高而又高的语言戏法,表面上看其实并没有正面回答晋国使者的问题,咱们打仗是为了那把我特别喜欢的剑吗?大王我可没这么说!但是我交代你们国可破,家可亡,信仰不能丢——你问我什么是信仰?当然就是“太阿”啦!所以我们现在跟晋国进行战争所维护的并不是什么我的个人爱好,也不是一把剑,而是我们楚国的尊严与信仰。这就如同“四人帮”横行的年代,要是有人敢上法院告行政机关,法官一定会受到“注意影响,要有大局观”的压力,至于起诉的具体事实跟那两顶大帽子之间有啥逻辑联系,只有鬼才知道。同样,楚王这儿也是一样:他信誓旦旦地告诫大家说我们应该万众一心地去维护信仰,至于一把楚国大多数人连见都没见过的太阿剑怎么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信仰?只有鬼才知道。
当然,无论如何楚国军民大团结的和谐景象,还是被楚王暂时忽悠出来了,于是第二天在战场上,楚国军民个个奋不顾身,英勇——不是无敌,而是无畏。事实再次证明,光靠信仰去打仗这事儿未必有前途,晋国的军队实在是太强大了,很有信仰的楚国都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了。危机时刻楚王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说了不算啊,只好无奈的被众人簇拥着上城准备亲自投入战斗,可就在他拔出太阿剑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说错了说错了,是一时间乌云蔽日,飞沙走石,那晋国的二十万大军看到这吓人的景象一下子就蒙了,以为猪八戒来了呢,于是军心涣散,大败而逃,一路上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在传说中,楚国就这么莫名其妙取得了这场太阿剑保卫战的胜利。
实事求是地讲,这应该算是一个很白痴的故事,不过传说基本上都很白痴,因为它寄托了许多人美好的想象,而美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约等于白痴的。但白痴的传说却未必没有内涵,其内涵恰恰来自于无论多么白痴的美好也必然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在这段白痴的故事中,想象的翅膀不但包含着保家卫国的一方莫名其妙的依靠正义的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更来自于其隐含的“君权神授”思想,而且这两点其实是纠缠在一起的。具体来说呢,从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看来,毕竟太阿剑是人家楚国的,它破破烂烂也好,流光异彩也好,跟你晋国没啥关系,你听说好就想要,这分明就是强盗吗——别说楚王好歹也是个大王,要有一邻居跑我们家看电视不错就搬走了,那我也忍不了。从这个意义来说,在传说的最后,楚国打退了晋国的进攻,应该也算是某种意义上正义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回过头来说,楚王所拥有的那把太阿剑除了在楚国已经快国破家亡的最危难时刻彪悍了一把——还别说灾难本身也是它引来的——以外,它为楚国人民带来更清明的政治或者更富足更有尊严的生活了吗?要真的有,作为“万乘之国24”的大楚即便在传说中也不至于被晋国打成那样啊,所以事实也许正如晋国使者所说,那名剑太阿说到底也不过楚王个人的一件藏品而已。那么楚王维护它、乃至最终依靠它取得了莫名其妙的胜利,也不过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君权神授概念。既然老天爷让我当老大,总要给我当老大的本钱——无论这些本钱多么不靠谱老百姓也只有眼睁睁看着并且坚信不移的份——楚王的本钱,就是那把威力无边的太阿宝剑。
试想有这样一把剑在手边放着,别说邻国不敢擅自兴兵来犯,就是本国那些心怀叵测的投机分子想要有啥不轨动作,也得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足以匹配“太阿”的装备吧?总之,太阿剑是一把君权象征之剑,它充分体现了君权的神圣与不可侵犯,只是这种神圣与不可侵犯单纯来自于武力威慑,所以它虽然可以代表君权,却仅仅是一柄“威道之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