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是不同时期审美取向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体系中,“美”字像人首上加羽毛或羊角等饰物之形;远古时代的人们在身上穿戴动物皮毛等物,既是为了御寒蔽体,更是为了美化自己,这说明人类社会自古就有对美的追求,穿戴服饰正是人们展示美和表现对美的追求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关审美的意识形态随着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而存在,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美有着不同的欣赏角度和审美取向。服饰作为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其演变过程中正体现着特定人群的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
明代服饰
从美学的角度上看来,世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美或不美。但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群体的审美取向以及对审美对象的深层次研究,却是美学的工作。美学属于哲学范畴,其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提高人们对艺术、对美的认知品位而不是具体技巧,正所谓“重品位而非技巧”。以服饰为例,我们知道,不同人类群体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流行不同的服饰,这固然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体现,但也因为服饰美的标准总在变化,使人们对用来遮羞御寒、美化身体的服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审美取向总在变化。虽然不同时期的服饰并存于世并非不可以,过去的服饰也并非不美,但过去的服饰已不再是当今审美标准的范例,不再是当今审美追求的取向,她只是某段时间内人们对服饰美、对美的追求的一个结论,却不是美本身。结论会过时,而问题永远存在;有问题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发展,矛盾激励着人们去不懈追求。
二、明清服饰演变中体现的审美取向变化及其根源
任何时代、任何群体的审美观念及取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交叉反映。这些因素在变化,审美取向当然也随之变化,我们试以明清服饰的对比差异来了解当时审美取向的演变。人们知道,自中国隋唐以来运用科举制度为文官体系选拔人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出身平民但接受官方哲学教育并等待出仕、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群体,他们进可为官、退则教化万民,成为社会的中间阶层;作为上下社会阶层间的联系纽带,士大夫群体所信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在距离现代最近的明清两朝,士大夫阶层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自然影响了各自社会的总体审美取向,我们从这两朝的服饰对比中可窥视一二。
中华民族开创的衣冠带履装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具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的财富之一,服饰文化在周代已形成整套冠冕礼仪,其制度一直传承到明代。明代社会对服饰的审美取向大致表现为追求外形宽大、色彩典雅含蓄、装饰图案精致婉约并仅做有限点缀等,这与中国社会的经济和生产力状况、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传统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历代政府都敬奉儒家思想作为官方哲学,至明而极。恭敬、贤良、温婉的性格是当时社会对士大夫阶层的大体求,反映到服饰应用上,代表社会中坚力量的士大夫服饰多宽大飘逸、色彩含蓄,图案简洁婉约;上层官僚集团服饰以绚丽的色彩彰显尊贵地位,但仍以简洁案做点缀,这些都显示出官方哲学对大众审美取向的引导。
明朝开国初期以程朱理学(属于儒家思想体系)作为官方哲学和科举取士标准,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令社会风气开始趋于保守和内向;但僵化的理学并不能遏止人性的光芒,随着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浮现,理学纲常名教的权威低落了,这是城市经济兴起后市民和商人意识的一种反映。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影响,解放着理学禁锢下人们的传统道德信念,人们开始追逐精神愉悦和物质享受。以服饰为例,这时的社会早已突破了明代初期政府对各阶层服饰的规定,中上层社会服饰逐渐走向装饰华丽,但仍以宽大飘逸、古朴大气的士大夫阶层审美取向为主流,总体说来仍精致内敛、张扬却不粗俗。官方服饰也越来越精致但格调高雅不粗俗,与同时期的民间、士大夫服饰风格一样,反映出含蓄古朴的审美取向。
随后的清朝统治者有鉴于晚明思想界的震荡,在立国之初大力推行“尊儒重道”国策,使程朱理学重新走红;与之相呼应,审美取向明显地向纲常名教退却,明末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就此被强行中断。清代政治体制大多延续明制,清朝统治集团对于审美的认识,是要努力遏止明后期以来士大夫阶层的流连声色,从而回到转移人心和整顿风俗的轨道上来,以此引导中国读书人溺于“修身”、耽于“文章”,倾全力“复古”而远离现实。中国士大夫阶层自此开始集体沉沦,丧失了独立的信仰和人格,成为统治者的附庸。
我们对审美取向进行探讨时,除必须了解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信仰外,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定人群的价值观念可以变化、影响到审美取向的变化;而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特定人群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清朝的创建者是发源于关外苦寒地区的女真部落,靠渔猎生存,文化落后,因为长年与明朝军队作战,其服饰元素大多效仿明军,并结合自身特有的马蹄袖,朴素便捷是清初服饰的主要特点。在入关统治中原后,清朝利用明降军严厉镇压各地反抗,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自身习俗统一男子发式,废除了有近三千年历史的华夏衣冠。清代流行短小紧身的服饰,与明代形成鲜明对比;明代男子束发绾髻,清代男子则剃发垂辫脑后;这些改变无关审美取向而纯系高压统治的手段。
清初官方及士大夫服饰在外形上虽与明朝泾渭分明,但在制作手段和装饰工艺方面大体沿用明朝而稍有变化。清中期以来,随着统治集团的日益腐化,服饰作和审美取向就显示出了明显变化,做工精细而繁冗华丽的装饰风格,反映的是社会上层近乎病态的暴发户审美取向;其他工艺品如瓷器家具等,同样背离了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士大夫情调审美观,是那个异族统治时代的写照,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的见证。清代服饰由最初的朴素简洁到后来的繁冗华丽,无不与统治者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关。女真起源于苦寒的白山黑水间、不事农耕,生存的艰难造就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尚武精神,审美取向崇尚简单实用;但入关统治中国并逐渐稳定下来后,其落后的文化传统终究还是华夏文明面前的侏儒:虽用汉语汉字却不能体会中华文明温婉内敛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取向,在服饰应用上仅仅简单地模仿华夏衣冠的高雅华丽、堆砌拼凑各种装饰元素。清代士大夫阶层的集体沉沦,使对社会大众的审美取向进行引导的角色只能由统治阶层来担当,故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量清代各阶层服饰无不以华丽装饰为能事,士大夫阶层温婉内敛的传统审美取向已难寻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时代的人类群体的审美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一定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及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交叉反映。这些因素在变化,审美取向就也在变化,什么是美及审美取向如何并无固定答案,此时的美或许是彼时的不美;但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审美取向的演变是永恒的,美就在人们对她的不懈追求中得以充分体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