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别具一格的紫砂壶

2011/08/30作者/吴闲斋阅读人次/915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紫砂壶为茗饮佳品,它出自风光旖旎的太湖之滨———江苏宜兴,这里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山多岩洞,洞皆神奇”,历来为文人学士所倾慕。…

  紫砂壶为茗饮佳品,它出自风光旖旎的太湖之滨———江苏宜兴,这里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山多岩洞,洞皆神奇”,历来为文人学士所倾慕。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代范蠡曾在此作陶,这里盛产南方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釉色和硬度都不错。到北宋时对“紫泥”器物有了描写,诗人梅尧臣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副对联在茶室中常可见到。笔者认为,紫泥并不等于紫砂壶,可能是紫砂陶器,用来煮茶之壶或者其他器皿。创烧紫砂壶第一人为明中期的金沙寺和尚智静,他用紫砂泥制壶,做得不错,可惜无传世品。书僮供春,在陪伴主人吴颐山读书使唤之余,旁观僧人做壶,日久天长,凭着聪明才智很快掌握了制壶要领,自己也做了起来,并名扬四海,成为紫砂壶发展史上的鼻祖。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树瘿壶就是供春唯一传世的代表作品,壶的表面如瘿如瘤,有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感,后历代都有名家仿制。 紫砂壶之所以在明代以后名闻天下,这显然同饮茶风气转变有关。当时由团茶改为散茶,开始以水冲泡茶,使用小盏泡茶易冷和落尘,用茶壶泡茶,“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冯可宾《?茶笺》)。可见紫砂壶已胜过银、锡、铜制茗壶,成为文人雅士饮茶时的必备之器;又因不少士大夫文人也直接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情景有点像今天的“陶吧”。文人在壶上题字绘画,大大提升了陶艺的品质,使之更具有观赏价值。 紫砂壶的制作成功,归功于宜兴的紫砂泥,这是一种紫红色的软泥,质地细腻,由石英、高岭土、赤铁矿、云母等多种矿物构成,经1100摄氏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在60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它的双重气孔,使之具有透气不透水的功能,也是“隔夜茶不馊”的原因所在。前人总结紫砂壶的优点为:泡茶不失原味;壶久用,不放茶叶放水仍有茶味;冬入沸水不炸,夏入冰水不裂;提携无烫手之虞;壶盖与壶口配合严密,不会晃动;壶使用越久越美观耐看等。

别具一格的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艺术成就很高,名家辈出,成就最高的要数明代时大彬及弟子李仲芳、徐有良等,清代则以陈鸣远为代表。壶底或壶把下方等处落下作者名款,明为阴刻,清为铃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万蝠纹紫砂执壶造型秀雅,为清乾隆时期典型茶具。器呈瓜楞形,口沿、圆腹、圈足,隆起的盖面及圆形钮,皆模制瓜楞形,腹两侧有弯形流与曲形柄。通体施蓝彩为地,用红彩、金彩绘云头、红蝠、万字带纹,构成“万代安福”吉祥图案,这为传世珍宝。

  紫砂壶小巧玲珑,造型千变万化,是一种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用器,它以深邃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工艺特色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当今不少收藏家的钟情之物。

6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