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良渚玉匠制作的“象鼻穿”

2011/08/15作者/徐文宁阅读人次/3281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随着对玉器实用性的追求加工工具的发展,良渚玉器工艺出现了在一个平面上钻一对穿孔,俗称“象鼻穿”。这种穿孔…

  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随着对玉器实用性的追求加工工具的发展,良渚玉器工艺出现了在一个平面上钻一对穿孔,俗称“象鼻穿”。这种穿孔在石器时代是没有的,所以对玉器断代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良渚玉器出现单面钻

  良渚玉器在早期穿孔上和当时石器的穿孔方法有所相同,都是两面对钻磨刮而穿的。因当时采用的原始工具,钻孔加工使工具极宜耗损,所以早期良渚玉器上的穿孔,以仅能穿过一根不粗的绳子为标准,这是典型的实用性特性,对穿孔的外观以及孔经大小,没有特别的对称性讲究;孔壁的不规则性,以及两孔之间的错位情况也比较明显。

良渚玉匠制作的“象鼻穿”

良渚++宽圈玉手镯

  由于开料割锯的不规则,往往导致在孔的外侧进口处,成扩孔样的圆坡状不规则边缘,并且没有明显的旋痕。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钻孔动作,无法做定位圆周样刮磨,不能连贯所造成的。这样的穿孔对断代有着非常实际的鉴定意义。

  良渚玉器中后期出现的一面穿孔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钻头夹具的稳定性,所以在一面穿孔的玉器上,出现了外圆比较规则、壁磨光洁度较好的特征。在穿孔上,进口大,出口小,孔面上留有粗条不甚规则的平行间断旋痕,越接近深处越明显。并且孔外侧的进口处,扩孔的边缘没有明显的旋痕。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当时夹具的稳定性,保证圆杆钻孔的连续性和保持同心圆的操作条件已臻成熟。这种一面穿孔技术还加快了钻孔的穿孔速度。

  一面穿孔方法在很多出土玉三叉器的背面突脊上和玉钺上可以见到,这些玉器常常是以先钻孔后锯料成型的加工顺序进行。从剖料处观察穿孔,近4厘米长的穿孔,上下偏心度不大。且钻壁风化后的皮壳依然有玻璃光泽,这说明当时使用了解玉砂,而且捣浆淘砂的工序已经比较发达,能够采集到细砂了。

“象鼻穿”工艺更先进

  随着对玉器实用性的追求、加工工具的发展,良渚玉器工艺出现了在一个平面上钻一对穿孔,俗称“象鼻穿”。这种穿眼在石器时代是没有的,所以对断代也有一定的鉴定价值。可以发现,这种“象鼻穿”一侧孔里有两个钻眼,一个是直的,一个是侧斜对穿的。这说明古人产生了定位操作规范。这种规范的产生,对标准化的制作工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定位操作规范,基本可以保证大玉琮对钻时,错位误差率降到最小。如果说早期良渚玉壁和琮的形制不规则,是当时工艺水平的必然产物。那么后期玉壁的厚薄均称、周缘的规整;以及玉琮形制的上大下小,四条边线的对等均匀,琮外壁线条约带一点弧度的规则,则是定位工艺运用下的先进工艺之体现。

  但这个时期的“象鼻穿”因原始加工工具的缘故,尚不能完全保证两孔在一个平面上的等距平衡对称性,和两孔的内钻孔形态一致性。这点正好说明了良渚玉器时代,在加工斜钻孔的时候,尚不能完全解决手工钻具本身的稳定性问题。这对研究一直未有定论的良渚玉器原始砣具痕迹特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良渚玉器工艺四大特征

  史前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刻线纹,有三种主要形式。第—种是阴刻直线纹,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玉器上都有许多这类饰纹。这种直线纹较粗,直且深,线似凹槽,底部较宽;第二种是阴刻直线网纹,红山文化的玉龙、玉兽饰有这种纹饰;第三种是细阴刻曲线,可能是用坚硬的石头刻出,线条极浅极细。

  良渚文化治玉方法大致有四:拉锯开料(有了夹玉料开锯的方法),钻孔(大孔径的钻孔,产生的扭力很大,所以有了固定玉料件的方法,和钻头的定位方法),减地琢磨纹样(对神兽纹眼部圆型的琢磨,基本不留叠加磨琢痕迹),磨光(研磨材料的选择和抛光方法)。玉器雕工的一般顺序为,将玉作成粗胚后,先在预定的位置打孔,再用线锯沾解玉砂作成器型。在琢刻上采用减地凸雕和精细的刻线。所谓减地凸雕即浅浮雕,主要运用在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制造。这些兽面纹,有的嘴部为凸雕,有的眼部为凸雕,有的凸雕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平面。

  在加工工艺上有粗放和精致两种。制作精致的,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旋钻的痕迹;粗放型则有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相对于造型纹饰考究的琮,壁的纹饰大多采取素面无纹、琢工粗糙。内孔常见到对钻留下的错位台痕。

  纹饰多采用剔地浅浮雕,阴线刻,纹饰强调对称美。阴线的雕刻,一种认为是用硬度很高的矿石尖头刻成,纹饰在放大镜下呈逗号状线条集结而成。逗点为加重着力点痕迹,逗号尾为拉出的阴刻痕迹。从微观细辩,许多阴刻线有毛刺现象。

  良渚玉器与黄河流域不同,这里缺少制玉的生产工具。而能见到玉与木、骨等制作的复合材质加工器。如木端开叉加玉石做钻头等等。这种复合材质钻头为长玉管的穿孔技术,提供了设备上的支持。

  装饰品多为小件器物,多粗玉制作;组合器较为普遍,如组合项饰以珠、管、锥、坠子组合成串饰;再如钺由冠饰、端饰和钺组合而成。这些玉器的琢刻,往往因材质的硬度不高,而很少留下原始的加工态。而大件器物与祭祀、宗教及财富的象征有关,所以用的玉材质好,琢刻的原始加工痕迹也明显。

  而另一种纹饰的琢刻,则明显是用片锯平面碾磨出的痕迹。这种阴刻痕迹所呈现的现象是,外缘线条经过反复碾磨,首碾留下的原生态痕迹被破坏,而伸向内侧的线端头,因磨碾次数少,而尚留有原生态痕迹可辩。并且有过渡的痕迹。这样的阴刻线,是现代机械或者老式水凳砣机无法做出来的。如果是用今人仿古复制,花费的工时也是非常可观的。再一种就是显示出原始的砣具加工痕迹,呈直落砣具,两头尖、中间宽而深的阴刻痕迹。

目测鉴别良渚古玉真伪

  目测鉴定,一般可以从良渚玉器质地入手,色泽多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淡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筋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俗称“百足灰皮”。出土玉器,因玉质中硅泥成分,被地下矿物溶蚀而凝成白色壳状结晶物,常覆盖器表,似玻璃质,俗称之为“玻璃光”。良渚时代在墓葬风俗和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应该基本一致。即同样都存在遭受地下水、尸腐蚀,各种微生物酸腐蚀的可能。但一坑出土玉器的沁色质变现象却不一样,有玉表面遭到破坏,形成表面疏松、粉状等现象的;也有呈现出碧绿、黛褐、黛青灰、乳白带状、灰白等颜色。这些沁色风化现象可以看出良渚玉器白化的乳白色玉器,具有蜡状感和玻璃光泽。这种白化现象,对赝品的仿制,其难度是个非常大的障碍。

  赝品玉器中的琢刻线,常常可以见到的是一种,用现代的电动工具,将带有金刚砂的钻头,以手写笔的方式对各种线条描刻。金刚砂钻头做高速旋转的同时,由手移动而产生线条。当金刚砂钻头旋转的磨面与线条产生角度的时候,在线条上,就会产生所谓“仿品做不出来”的一根发丝粗细的线条上,有许多细刻纹的“古代高难度琢刻技术”。其实这是个绝顶的错误认识,是对现代工具琢刻痕迹不了解的结果。

  鉴定良渚玉器上的神兽面纹,除了了解纹饰的类型之间的关系外,最重要的依然是考察琢制工艺。阴线刻良渚文化玉器神兽面纹,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线条是由一个个琢刻逗点,留有尾巴状的细线纹,毛道短线,而整体连缀贯气,极为古拙。而线锯锼空的兽面纹饰上,最需要注意的是原始的钻孔痕迹。它进口稍微大,出口根据片板状玉器的厚度,越厚,孔越小。进孔面上的扩孔边缘,没有明显的旋痕;而下方留有不甚规则的间断旋痕,越接近深处越明显。出口孔侧的旋痕则较为明显了。

6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