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喜欢的女演员不只一个,他是一位很善于发现人才的总理,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的“偏爱”。但是,能够受到刘少奇欣赏的演员,那就比较稀贵了。作为一位有着高度经济觉悟的领导,怎会对她的表演赞叹有加呢?其实,了解张瑞芳的人,就不会惊讶两位伟人的共同“嗜好”。
张瑞芳出生在革命家庭,从小便有了梦想。父亲是国民军指挥官,参加过北伐;母亲是位意志坚定的老共产党员,参加过“五四”运动;姐姐投身革命,是影响她年少时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者。自小有着艺术天分的她,加之在艺术院校正规系统地学习,很快便有了做演员的机会。加之当时抗日运动兴盛,话剧舞台名噪一时,使得张瑞芳的艺术之路和革命觉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期间,她演出过许多话剧,从校园时期田汉编写的《名优之死》开始,到周恩来看了五、六次都不腻的《屈原》,她的爱国激情和饱满的忧患意识激发了观众的抗日热情,场场掌声不息,呐喊不断。《屈原》的编剧郭沫若对此场面也是感动不已,演出完后还题诗相赠张瑞芳:“凭空降谪一婵娟,笑貌声容栩栩传。赢得万千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这也就难怪,在出演巴金的《家》后,她与白杨、舒绣文、秦怡一起被誉为话剧“四大名旦”了。
张瑞芳成名在舞台,心爱的却是电影。读书时就是个影迷,不迷好莱坞专迷孙瑜执导的电影:《大路》、《野玫瑰》、《小玩意》等,片中的阮玲玉、王人美、金焰、黎莉莉等也都是她崇拜的明星。学校的隔壁就是一家电影公司的片场,一放学她就隔着篱笆看拍戏,片场象西洋镜似的变换,一会儿是“贫民窟”,一会儿是“大马路”,一会儿又变成“别墅花园”。好几回她梦见自己也在片场拍戏,一会儿演白雪公主,一会儿演富家小姐,一会儿又演穷丫头。拍电影有多神奇,当影星又何等风光,她常常这样想。
机会是给有梦想并为之拼搏的人,这一点在张瑞芳的身上得到印证。尽管之前从未踏足银幕,但她出众的表演才华一直有被电影导演看中。解放后不久,在和平的环境下,她也有机会在孙瑜导演的电影里出演角色,尽管这是“日伪女间谍”的反角色。好奇与欢喜是她身上最大的两件法宝,在多次试戏和同伴演员的磨合中,总算是过关了。这次处女秀,也让她深深懂得:电影表演的是感情,有血有肉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和开始扮演富贵奢华的交际花不同,张瑞芳的成名之路是奠定在工农形象上。我们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趋向,但也不能否定张瑞芳本身所具有的演技和表演出来的气质。为了学射击,她会背着马枪天天和战士们一起练;为了学习新内容,她会打着油灯召集乡亲们交流,然后为自己的创作找寻灵感素材。这才使她与角色一步步靠拢,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农村妇女干部形象。
令人难忘的是,她的代表作电影《三八河边》在安徽宿县拍摄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会见了摄制组主创人员,并且与她合了影。张瑞芳指着另一位主角陈淑贞对少奇说:“她是真社长,我是假的。”刘少奇则幽默地答道:“我们欢迎女同志当领导,至少强迫命令可以少些吧。”乐得大伙儿开怀大笑。周恩来总理也热情地鼓励她:“我看了你演的《南征北战》和《三年》,你演了一个农民,又演了一个工人,都有点样子了,应当继续努力。”
主演电影《母亲》是张瑞芳始料未及的,因为她当时仅30岁,一直演的是青年角色,与历尽坎坷的“母亲”怎么也沾不上边儿,可此片凌子风却有独到见解:“所以选中她,因为她自己有一个革命的母亲,能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化于角色,这是难得的机遇。”是的,瑞芳演的“母亲”,时时想到自己的母亲。母亲的人生经历和革命事迹,成了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终于在银幕上树立起一位活生生的革命母亲形象。
《李双双》是张瑞芳表演艺术的一个高峰,她以精湛的演技活灵活现地塑造了“李双双”,这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片,围绕了喜旺与李双双夫妻间的性格冲突,歌颂了李双双大公无私的思想品格,戏中笑料迭出又富于生活气息,场场有噱头,场场逗人乐,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周总理也十分欣赏此片,特地请瑞芳到他家作客吃螃蟹,夸她又演了一部好电影,不光思想内容好,艺术上也可取。
年过八十,不甘寂寞的张瑞芳还开办了敬老院,给有共同爱好、语言的老人们一个家。另外,她还把老人们的生活记录在本子上,写成剧本然后拍成片子,让晚年的童趣一直保留在生活的影象里。这也就难怪,在被定义为“牛鬼蛇神”关进禁闭室的日子里,她还能挺过来。阳光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人生。而今的张瑞芳,让我们这些后辈感觉到的是一种精神——坚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