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午后,阳光和树枝合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吉林市北京路松北一区某居民楼,一处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内,一个身材微胖的女子正在剪裁布料。剪刀过处,“嚓——嚓——”声均匀而结实。女子身边几件未完成的旗袍,被阳光镀了一层幽光。
女子是刘淑芬,吉林省非遗——满族旗袍传承人。清朝末年,刘淑芬的爷爷为宫廷做纯手工旗袍,后来将手艺传给她父亲,家中虽有6个兄弟姐妹,唯有刘淑芬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我爷爷用左手,我父亲用左手,我也用左手。”这个略显神秘的巧合,标志着一种谱系纯粹的传承,刘淑芬很是骄傲。她从小在父亲缝制的精美旗袍中穿行,16岁即独立完成第一件作品,转眼间40多年春夏秋冬,刘淑芬依旧延续着古老的手工缝制手艺,日复一日。
旗袍最早从满族发源,那么满族旗袍和后来的旗袍区别在哪里?刘淑芬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说到了满族人戎马倥偬的过去。那时候,满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穿袍子,穿着袍子骑马、狩猎、征战。
“所以,满族旗袍其实是生活便装,叉开到腰以上,里面穿裤子。”在刘淑芬的介绍中,记者脑中的满族旗袍,不再模糊轻飘,而有了历史的重量。曾经叱咤风云的满族人,早已没落多年,他们的传统服装,却在一个汉族女子的手中闪烁着鲜活而动人的光彩。想到这个,记者对刘淑芬的坚守肃然起敬。
刘淑芬介绍,制作一件满族旗袍需四五天时间,仅原料“刮浆”就要处理三次,其次,下沿布、割水线、打印、压匀、组料,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花条、彩牙儿,有的甚至要镶上18道衣边。“全部坚持传统的手工技艺,是满族旗袍的最大特色!”
“难道没一点创新?”
“当然有。技艺是传统的,但款式在改变。以前是袍子,现在做得更合身,袖子也变窄了……”在原汁原味的古老技艺上进行改良的满族旗袍,古朴而典雅,如同一个气场强大的古典女子,虽不施粉黛,却可以令其他旗袍黯然失色。
酒香不怕巷子深,刘淑芬没做宣传,也已经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包括后来成了她徒弟的陈玉秋以及热爱旗袍的老外。
陈玉秋是学服装设计的。1992年某天,在一个商场卖布料的柜台前,她被一件做工精细的黑色旗袍勾走了魂。多方打探,陈玉秋找到旗袍的制作者刘淑芬,从此师徒结缘。陈玉秋后来进入吉林市非遗办工作,在满族旗袍申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不遗余力。
一对在吉林工作多年的美国夫妇,对刘淑芬的手艺痴迷不已,回国前从刘淑芬那里为亲戚朋友定制了100套旗袍。各种身材尺码,通过邮件、传真、电话,汇集到刘淑芬那里,刘淑芬看到的是国外友人对满族旗袍的热爱。“一定要满足他们的愿望!”那段时间,她和陈玉秋日夜赶制,几乎不知疲倦。
“只要顾客喜欢,旗袍穿在她们身上,我就感到自己美了起来。”刘淑芬说到这个,禁不住笑出声来。这笑声传达着传统手工的情意,也折射着传承人最朴素的幸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