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济南,芙蓉街。
街南口,一尊《老残听曲》的铜雕塑,让人未入老街就能感受到芙蓉街的文化魅力。芙蓉街里有各式老建筑,除了最引人注目的文庙,芙蓉街里还有芙蓉泉,名气虽比不上趵突泉,但同属七十二名泉;芙蓉泉对面有一家以手工缝制旗袍著称的老字号,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谦旗袍店”。
老于之“道”
“旗袍的风雅,是骨子里的。”站在旗袍店门前,记者立马有了这样的判断。
拉开老式的防盗门,迈步走进旗袍店。
“11.4、10.2、12.5、6……”
在相对狭窄的店堂里,店老板正拿着一根软尺在顾客身上飞速比划,一边比划一边快速地报着数,一旁,一位助手头也不抬地记录着……
店老板名叫于仁谦,今年54岁。说话不紧不慢,是位很沉静的人。
他说,刚才是在为一位准备做旗袍的顾客量体。看着单子上一大堆数字,记者数了数一共30多个。记者不解:量体有必要量这么多数据吗?
“都说‘量体裁衣’,只有量好了体,才能裁衣。做旗袍量体最重要,我量体就像是在为顾客做一个软雕塑……”老于认真地向记者解释。 旗袍的神韵在于能完美地体现女性曲线,正所谓“贴身不贴肉”。老于说,他是按传统方法为顾客量体,从身长、腰围到后背、领口、开衩等,一次量体至少需要32个尺寸。仅从腰到大腿之间,就有13个尺寸,几乎是尺子每下滑一寸就需要丈量一个尺寸。
俗话说,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体型多少会有些缺憾。老于说,要把旗袍做好、做美,首先要善于发现顾客的缺陷,从发现缺陷入手,塑造完美。
所以,当顾客站到老于面前时,他已在不动声色地观察。有顾客略微驼背,穿旗袍时后面会显得有些“撅”。老于为该顾客剪裁时,就会有意识地让后片恰到好处地大一点,让做出来的衣服既自然又得体。
身材丰满的顾客来做旗袍时,老于会推荐暗色等具有收缩效果颜色的布料,并配用深色镶边。对于身材偏瘦的顾客,老于会建议对方在旗袍内加个定型背心,但从外面看来却是天衣无缝……
“从发现缺陷入手,塑造完美。”老于的做法真的是与众不同,看来老于做旗袍果真有“道”。
在老于店里的相框里,有一张黑白老照片。老于介绍,这是他的父亲。老于说,他做旗袍的手艺是通过口传心授,一辈辈传下来的,自清同治迄今,已历四世。单单“缭针”这一项,他就学了好几年。
做衣如做人
老于的“作坊”也在芙蓉街上,离旗袍店不远。
推开斑驳的木门,是一个破旧狭小的院落。三间北屋被隔出一间当卧室,而另外两间则是老于做旗袍的地方。房间里很安静,时间在老式摆钟的滴答声中悄悄流逝。
正冲着屋门的是一张大案台,平日里老于就站在这张大案台边裁剪布料。案台上摆着一个老式铁熨斗。老于说,这是他父亲留下的。如今虽然已经用不上了,但他依旧把它摆在案台上。
裁剪衣服是个细致活儿,尤其是手工做旗袍,讲究的就是手工,这就需要裁缝们精雕细琢。
老于手头有一件旗袍,他一边忙活一边和记者聊着。他说,有些顾客的胸比较高,为了达到旗袍的立体裁剪效果,需要加“省(音sǎng)”,也就是在胸或腰部加“褶”。加几个“省”是有学问的,每个“省”的大小以毫米计算。如果差之毫厘,旗袍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做得松几毫,顾客穿时会出现褶皱,不美观。反之,若紧了几毫,顾客穿起来会紧绷,不舒服。
“旗袍的裁剪可以说分毫也差不得,必须用心认真地去对待。”老于常和他的徒弟们说,你如果糊弄活儿,活儿肯定会糊弄你,做衣服就像做人一样。
1989年,有位来自台湾的老太太回济南探亲,找到老于做旗袍。老人带来的真丝立绒的面料非常薄,且很娇,剪裁缝制时一不小心就会卷翘,而且还不能熨。老于说,人家大老远地从台湾回到大陆,他接下了这个活儿,答应人家了,就一定要给她做好,让她满意。为了这件旗袍,老于跑了不少地方,拜访了好几位老艺人,研究解决方法。最后,老于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老太太穿着旗袍,非常满意。
近几年,民族元素大热,国际上刮起“中国风”。尤其是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里不停变换着花样旗袍,让流淌的中国式风情浸染了观者的眼睛和大脑。于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时尚旗袍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有些时尚旗袍和唐装甚至摆上地摊。这样的热潮也波及到了藏在芙蓉街深处的老于和他的旗袍,但是面对扑面而来的改良旗袍,老于还是一如既往地静静地守在自己的小“作坊”里,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用手工缝制坚守着传统旗袍。
等待有缘人
量体、剪裁等关键的程序老于要亲自上阵。对于烫熨、镶嵌、盘扣这些活儿,老于会带着徒弟们一起做。
传统旗袍讲究的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细小处体现精美的传统元素。比如旗袍上的盘扣就分核桃扣、琵琶扣、四方扣、花篮扣、如意扣等多种花色,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时节、款式进行搭配。有时候缠一个盘扣就需两三个小时。
说起带徒弟的事,老于叹了口气。从2007年开始,老于就一直在为自己的手艺寻找传人。
“徒弟倒是带了几个,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俯下身子,甘心做一个‘小裁缝’。”老于认为现在年轻人的眼界和思想都比较开阔,但难免有些浮躁,眼高手低。他用三年时间培养了一名徒弟,就在这徒弟快要出师时却自己放弃了,改行去商场做了收银员。提起这事,老于到现在还觉得可惜。也有不少人因为好奇找到了老于,可最终都偃旗息鼓,离开了。
“做旗袍要耐得住寂寞,旗袍的传承更需要有耐心的人。这个得靠缘分。”
老于的手艺系祖传,算起来,能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上世纪30年代,老于的父亲在芙蓉街上开了这家服装店,老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从小在帮家人干活中,耳濡目染地学会了这些手艺。
那时,这条老街上有十多家服装作坊,可如今,只剩下他这一家玉谦旗袍店。老于说,这些手艺,在过去非常艰难的年代,祖辈父辈都没有丢,现在到了他这儿更不能丢。老于一直在等待,等待有缘人来传承这些手艺。
走出芙蓉巷,小店已隐没在重重招幌中,但那绫罗绸缎缝缭缀裁的衣襟袖袢间,似有一阵轻风,款款流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