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赞扬杨贵妃的美貌而写的;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千二百年后,这首诗竟被引申出一个靓丽的名字——陈云裳。
《木兰从军》一炮走红
陈云裳,原名陈民强,1921年出生于香港,不久移居广州。陈民强少女时代就能歌善舞,后来参加了素社(戏剧团体)习艺,在易剑泉大师的指导下,技艺突飞猛进,易剑泉就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引申出“云裳”二字,作为她的艺名(“云裳”二字按粤语的发言,正好和“民强”谐音)。当时有一家影片公司邀请她去香港拍电影,对陈云裳来说,电影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戏剧和歌舞,于是她毅然赴港,步入影坛。
陈云裳的电影处女作是苏怡导演的《新青年》,一鸣惊人之后,就接二连三地拍摄了三十四部粤语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新青年》之外,还有《天下为公》《大义灭亲》《花天富贵》《翠亨村》《血溅宝山城》,这时她只有十七岁。
1938年,上海新华公司筹拍古装片《木兰从军》,该公司老板张善琨专程到香港去物色女主演,当他观看了陈云裳主演的《血溅宝山城》,并了解到她能说国语之后(当时能说国语的香港影星很少),就确定她为理想中的人选,盛情邀请她来沪主演《木兰从军》一片,并声称:“只要陈小姐肯去上海拍戏,什么条件都好谈!”陈云裳唯一的条件是要母亲随行,这个条件在张善琨来说,当然是“闲话一句”。就这样,十七岁的广东姑娘陈云裳和新华影片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之后,就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
《木兰从军》由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编剧,著名导演卜万苍执导,再加上陈云裳和梅熹二位演员的演绎,居然在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连续客满三个月,接下来又在新光大戏院续映,又是场场爆满,打破了沪上电影放映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姊妹花》连映60天,《渔光曲》连映84天)。不仅如此,影片还发行到全国,连重庆和延安也上映了。
《木兰从军》在重庆上映时,曾经发生一场轩然大波。起因是片中有首插曲唱道:“太阳一出满天下,快把功夫练好它,强盗贼来都不怕,一齐送他们回老家。”在重庆上映后,某些人认为,“太阳”代表日本,于是策动部分观众冲入影院的放映室,将拷贝焚烧示威,并要求禁映此片。消息传到上海,张善琨灵机一动,将影片中的歌词“太阳一出满天下”改为“青天白日满天下”,这样,就化险为夷,重新在重庆上映,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卖座纪录。
《木兰从军》给孤岛电影带来了曙光,沪上各影片公司纷纷拍摄爱国历史片,海外媒体也相继予以报导和推荐。陈云裳,这个闪亮的名字,也就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电影皇后”,成为广大电影迷的崇拜偶像。
孤岛掀起“云裳热”
从1938年起,至1943年告别影坛止,陈云裳在上海一共拍摄了二十一部国语片,其中“古装片”和“时装片”各半。
限于社会环境和制片公司的盈利目的,陈云裳拍摄的影片不可能每一部都宣传抗日,但除了《木兰从军》以外,还有好几部影片是借古喻今的。
《秦良玉》是《木兰从军》的姐妹篇,编剧是周贻白,导演和主要演员基本上是原班人马。影片以促进汉苗两族团结为主旨,背景取材于西南地区,剧本的经纬分明,以汉族书生马千乘(梅熹饰)与苗族姑娘秦良玉(陈云裳饰)的恋爱为经,以汉苗两族相互团结共御外侮为纬。后者的内容显然是借古喻今的。
《费贞娥刺虎》改编自《煤山恨》,由李萍倩编导,陈云裳和刘琼主演。故事从崇祯皇帝金殿募饷开始,到费贞娥刺虎为止。在“刺虎”一场戏中,陈云裳以她那“刚健袅娜的姿态,珠圆玉润的歌喉,深切动人的表情,以及清新流利的对白”,赋予费贞娥一种悲壮和热烈,和许多京剧名角演出的《刺虎》戏相比,别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陈云裳曾经说:“我从前演了一部《木兰从军》,后来演了《秦良玉》《费贞娥刺虎》,我好像读了三册书,三册正义感的书,又如唱完了三首正气歌。”
《乱世佳人》是作为贺岁片推出的,于1941年春节在沪光大戏院上映,由“新华”老板张善琨亲自编导,主要内容描写宋代靖康之祸:皇帝微服嫖妓院,朝政怠弃;名妓戎装赴难,国事为主。陈云裳扮演名妓李师师,是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角色之一。
《苏武牧羊》由周贻白编剧,卜万苍导演,陈云裳和梅熹两位老搭档再度合作。影片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上的记载改编的,借“苏武留胡节不辱”的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身羁匈奴心朝汉”的可贵民族气节;与此同时,剧作者还塑造了匈奴宫女张娇(陈云裳饰)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张娇由于仰慕苏武的凛然大节,愿意以身许之,帮助苏武度过艰难的岁月,期待着光明的到来。最后,张娇以自刎显示她的“芳魂节烈”。
与此同时,陈云裳还主演了十部“时装片”。《云裳仙子》是三十年代影片《母性之光》的重拍;《野蔷薇》描写了一对农村夫妇来到大都会谋生的故事;在《新姊妹花》中,陈云裳兼饰一对性格各异的孪生姊妹;《重见光明》是顾仲彝的作品,描写一个盲女双目复明的故事;在《家》中,陈云裳扮演琴表妹,戏虽然不多,但和其他三位“台柱”(袁美云、顾兰君、陈燕燕)“较劲”毫不逊色。
由陈云裳主演的众多的影片相继推出,使她的声誉也就扶摇直上。1940年,上海一家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青青电影》,举办“影迷心爱的影星”选举活动,陈云裳以最多票数名列榜首,随即又出现了“云裳热”。当时有很多商店都以“云裳”为名:云裳时装公司,云裳舞厅,云裳咖啡馆,等等。陈云裳影迷会也相继成立,即使远在鼓浪屿,也出现了一个陈云裳影迷会,并拥有会员483人之多。
1943年,当陈云裳完成了《万世流芳》一片之后,就和一位年轻的医生共结秦晋之好,随即激流勇退,宣布告别影坛。
她成为贤妻良母
陈云裳少女时代就拥有一个浪漫的幻想:“将来能嫁给一个医生就好了!”陈云裳之所以崇拜医生,是因为她的父亲曾经长期卧病在床,她日夜盼望父亲的病能早日痊愈,而救星就是医生,医生也就成为陈云裳的偶像。
富有青春活力的陈云裳喜欢运动。开车、游泳、骑马、打球,样样在行。她在打网球时结识了一位医生的太太——卢太。当卢太得知陈云裳想找一位医生作为终生伴侣时,就热心地当起了红娘。
机遇终于来到了!这年,卢太过生日,在上海一家有名的餐厅举行生日宴会,来宾济济一堂。坐在陈云裳旁边的青年,沉默寡言,还有点腼腆,他和陈云裳寒暄时,递给她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汤于翰,上海中比镭锭医院院长”。两个星期之后,卢太打电话通知陈云裳:“南茜(陈云裳的英文名字),有朋友请我们吃饭!”这天是星期四,共进晚餐的只有四个人:主人汤于翰,客人陈云裳,陪客是卢太夫妇。连续几个星期四,都是“四人聚餐”,有一次卢太夫妇托词先行告辞,于是“四人聚餐”变成了“双人派对”。
此后,陈云裳到片场拍戏,汤于翰总是开了汽车接送,风雨无阻,不分昼夜,有时要在片场门口等候几小时之久;如果有人从片场出来,他立即低下头去装作修理汽车的样子。其实,他俩“拍拖”,片场里是尽人皆知的,当有人见到汤于翰等在门口时,就会立即去告诉陈云裳:“陈小姐,那个修汽车的人又来了!”一个月明星稀之夜,汤于翰去片场接陈云裳回家,汽车行驶到陈云裳家门口,汤于翰鼓足勇气,握着陈云裳的手说:“这么多年来,你拍电影太辛苦了。从今以后,让我去辛苦,你不用在外奔波了!”朴素的语言,真情的流露,感动得陈云裳热泪盈眶。
1943年,陈云裳和汤于翰的婚礼在上海法国总会(今花园饭店)举行。原来只发出了500张请柬,但来宾却远远超过此数——原来有一部分请柬是伪造的!十多尺高的婚礼蛋糕一瞬间被“瓜分”完毕,连蛋糕上的饰物也被抢夺一空。
陈云裳的婚后生活只能长话短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云裳夫妇赴香港定居。1952年曾经东山再起,应长城影片公司之邀拍摄了《月儿弯弯照九州》和《人海奇女子》两部影片,然后还是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当一名贤妻良母。目前,三个子女都已成年,到外国去闯世界了;老两口居住在一座依山靠海的别墅里,闲下来丈夫种花,妻子缝衣,男耕女织,各得其所。陈云裳说:“既然做了人家的妻子,就要扮演一个好妻子的角色。”陈云裳如今已经年届八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