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寂静山林的翠
长安差不多先生书
胡适先生道
“差不多先生”是全中国最有名的人
而此差不多非彼差不多
这位来自长安的差不多先生说
自己就是芸芸众生中极普通的一个
“差不多”是一把尺
有些事情差不多就可以
有些事情却得分毫不差
感谢差不多先生赋字
【穿旗袍的100位姑娘】第二期
献给每个相信平凡力量
并在平凡中积蓄能量的姑娘
你们从不缺乏做自己的勇气
柔和的外表下有坚定立场
从这一刻起
你们用行动告诉世界
勇敢做自己的姑娘最美
▼chapter five
【简介】刘慧,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14级学生,表面的御姐范,内心小文艺,从大学一开始便和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初识刘慧是在烟台刻度青年空间实体落成的第一次活动上,活动内容是“让理想照进现实”主题演讲,十几平米的客厅空间容纳30多人,拥挤又热闹。我在前排席地而坐,这位素未谋面的妹子热情地与我搭话。那时她刚大一,我大三,我被她温暖的笑容感染,觉得眼前的这个妹子有一颗滚烫的心。
后来她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身于西望桥公益组织,我看到她朋友圈的状态,总是有关支教、义卖、徒步、论坛。她果然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点起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让我想起初识她的那一次活动上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理想主义坚持者、用心者、行动者不死!”
PS:下面这张生活照,是刘慧去无锡参加“为爱行走”活动的路上拍的,那天徒步行走了38公里。
▲刘慧生活照
【讲述】
第一件旗袍是结束了高考长跑后,妈妈给我买的,土肥圆的世界你可能不会懂,那种在购物车里放了很久也不敢买或者买了也不敢穿的心情仿佛还在我骨子里隐隐作祟。后来还是鼓起勇气穿上了身,一件白色的短款旗袍,虽然我真的很胖,但是我不否认旗袍真的有修饰腰身的作用,我竟然发现我可以看到我的腰了!
在大学里第一次穿旗袍,然后在宿舍掀起了旗袍风,说的要买六件旗袍做舍服,到现在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实现,但旗袍本身对我们散发出的“诱惑”我们都还记得,毕业前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毕竟已经有一位舍友现在在穿旗袍了。有朋友特别喜欢我穿旗袍,也一直鼓励我穿旗袍,谢谢这位朋友的鼓励,让我不再是那个自卑于体型的丑小鸭,开始去寻找自己的风格,慢慢瘦,细细品。
照片的这件改良版旗很中国风,穿着它就好像从山水画里飘出来的,很仙,尽管我在废弃锅炉房里的照片穿出了胖版贞子的味道。我喜欢盘扣,喜欢中国风,喜欢格子旗袍,待我瘦一点,再瘦一点,就送自己一件我喜欢的格子旗袍。
【展示】刘慧身上这件旗袍,包括里面的纯白旗袍内衬和外面的竹子印花罩衫。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画竹子临的一副《惠风和畅》,清新典雅。
她当时发给我很多照片,其中包括废弃锅炉房里色调昏暗的一组。“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想如果穿着这套衣服拍室内,应该是在光线充足装修中式的茶室,亦或是简约自然填满绿植的客厅。在废弃昏暗乱物丛生的地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于是我最终还是挑选了充满阳光色调明丽的这两张照片。轻柔飘逸的旗袍映衬着蓝色的背景墙和海水,雪白的浪花涌上礁石。穿旗袍的少女眼里没有心事,洋溢的全是自由洒脱的空气。
祝亲爱的刘慧姑娘,永远自由美丽,早日找到那件你爱的格子旗袍。
▼chapter six
【简介】王晶晶,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一个满身诗意的姑娘。
“与大多数平凡的女孩并无二致,我也追逐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喜爱旗袍,喜爱月亮,喜爱花,同样喜爱篮球,喜爱摇滚,喜爱武侠,所以我拒绝标签,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
平凡如我,却不缺少做自己的勇气,旗袍即战袍,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
▲王晶晶生活照
【讲述】《与旗袍相处的第七年》
旗袍于我而言,是一个多年的朋友。
我们太熟悉,以至于这区区数百字难以道尽相处时日里的细枝末节。它已溶入我的血液和周遭的空气里,存在得如同不存在一般,似乎又无须我再用文字表达些什么。
十七岁那年我第一次将旗袍穿进高中校园,欣喜而紧张。二十三岁的时候,我穿旗袍喝茶、弹琴、上课、吃饭、做家务,无雅无俗,无惧无喜,宁静而自在。
我不贪恋夺目的花色。开得再艳丽的花也有凋谢的一天,起高楼、宴宾客,终不过人去楼空。这不是悲观,我虽见过花团锦簇的轰轰烈烈,仍坚信耐得住寂寞才享得住长远。
我不贪恋娇贵的面料。与其说是惜金惜时,不如说是懒——懒得在穿着时小心翼翼,懒得在打理时悉心伺候——她们总是高高在上。棉麻则是平易近人的,舒适朴素,透露着寻常日子里的与世无争。
我不贪恋紧致的腰身。我喜爱恰到好处的宽松,恰如以束缚为前提的自由,心安理得,张弛有度。
我不贪恋高开叉,风情只说与懂的人听。
自年后学习古琴以来,我对旗袍的热爱似有淡化,而对汉服的兴趣却与日俱增,有友人哂之曰:莫不是七年之痒?我也只能报以苦笑。旗袍被我置于衣柜的角落里尘封数月,那段日子,我奔忙于各种汉服活动,研究汉服形制、配饰及妆容,应许多摄影师的邀请盛装出镜。一时思维为它所控,不再爱惜时间精力。新鲜劲儿过后,疲惫感随之而来,细细想来,所得不过一堆照片。我不得不信了,人真的会受制于物。闲来打开衣柜,再见到素日心爱的旗袍整整齐齐地挂成一排,安安静静地等待着,竟有种久别重逢的感动——乍见之欢,久处不厌。
所谓朋友,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展示】我与晶晶姓名只差一字,也同是茉茉旗袍的粉丝。在微博上看到她的旗袍照,神交已久。未曾想到姑娘与我会因这次活动相识,一时间欣喜异常。
粗翻姑娘的朋友圈,惊异于这个时代还有这样蕙质兰心的女子。工笔、读书、弹琴、临帖就是她的日常;一盏微光、一片荷塘就是她的背景;唇边的一抹浅笑,眼底的一波柔光就是她的表情。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晶晶的生活照也一样穿着素色旗袍,背倚大树奉书而读,岁月静谧和缓。我看着她的照片情不自禁对自己说:“这是一位真正将旗袍融进骨血的姑娘,她向我们诠释了生活的本真。”
▼chapter seven
【简介】陶丽君,独自在家带娃的全职妈妈,小时光私家烘焙的创始人。
与丹倾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姐姐,有一天小区的另一个朋友问我知不知道我们小区有家甜品做得超级棒,在闲鱼上可以下单。于是当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上闲鱼查找,发现这位做甜品的姐姐竟还是我们小区鱼塘的塘主。
在我决定做旗袍之前,并不知道陶姐姐也是钟爱旗袍之人。回过头来想想缘分真是奇妙,不论是旗袍还是甜点,都是小而美的信物。真正动人的是因信物遇见之后的故事,有声有色。
▲陶丽君(左)生活照
【讲述】
“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军队。”
将近两年的全职妈妈,让我沉浸在繁重家务中不能自拔,因为我完全无法达到鸡汤文中那种独自带娃、家务完美、读书写字、锻炼身体、有事业有思考的境界。于是我拼命压缩睡眠时间,哄睡孩子、打扫卫生后,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经常凌晨2、3点才睡,早上5、6点起床,半夜还要哄孩子给他盖被,半年下来,我神经衰弱、气血两亏、海马体萎缩-记忆障碍……
反省了一个月,才明白我一直在按别人的要求生活,我在朋友圈里展示了孩子的刁蛮,朋友们说是宠的,觉得全职妈妈辛苦,他们说我不会放手…太多经验论导致的偏见,不仅仅在这一个层面。在旗袍层面上也颇多。
所以这两年我有点自轻自贱,但每当我看见衣柜里的旗袍,都会觉得生活还是有很多乐趣,不曾放弃。旗袍、阅读和烘焙让我从琐碎中脱离出来,然而这三点每每被人诟病,在这些偏见的人眼里,旗袍老气横秋不时尚、读书顶个p用、烘焙就是嘴馋贪图享受。遇到这样的人,我无法浪费大量时间去辩解。
感谢丹晶,让我得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为美好事物努力的力量。
【展示】陶姐姐身上的这件旗袍,棉麻质感,110cm过膝十公分的长度,低开叉,日常又优雅。现代几何图样,深红间白的横条纹,在古典的形制里增添了几分时尚,让年轻美丽的妈妈更显肤色白皙。
和陶姐姐第一次见面是一个冬天,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我和朋友瑟缩在电热毯上做烟墩角天鹅湖海草房改造的竞赛图纸。一瞬间我俩都觉得口中无味,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之前朋友给我推荐的甜点。我拿起手机问姐姐今晚可有千层,姐姐告诉我做一个千层需要四个小时,送过来便是晚上十点以后。我说没关系,我们有任务要赶,姐姐做我就下单。
十点我准时下楼取,姐姐穿着一件宝蓝色的羽绒服,特别美。她开口说话的时候语速极快,声音低沉。那感觉让我一瞬间想到了坚定又严肃的年轻作家七堇年。
我捧着香喷喷的榴芒千层上楼,和同伴一起吃得热泪盈眶。微信响起看到姐姐发来的消息:“有没有吃出很多的榴莲感,特意给你多了一点,因为学生还是很纯洁的,很多正能量的。”
而后我们又一起吃过很多地方的甜品,身边的那个人总是说还是觉得那天晚上的榴芒千层最好吃。我说这没道理,不过我也这么觉得。
近三个月前我回苏州,姐姐又送给我一个百香果鲜芒慕斯蛋糕和一罐手制草莓酱。我提回来放在卧室桌上,打开橘黄色的灯光一照,静静看着这段冲破烦恼琐碎任温情感动扎根的小时光,心想“小时光”终会变成“大时光”的吧。
▼chapter eight
【简介】李晨琪,出生在美丽的北方沿海城市—烟台。烟台大学建筑学本科在读。丹倾的师妹,不多言语,却让人觉得一颦一笑都藏着故事。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 ,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有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我喜欢旗袍也喜欢话剧。 我喜欢旗袍文化, 却谈不上有深刻的了解 。
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看见更多穿旗袍的姑娘,能获得更多关于旗袍的知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发现旗袍的美,钟情于己爱。 ”
▲李晨琪生活照
【讲述】《我与我的旗袍》
我该如何去说她呢,我沉思许久,我想不如让我这样来叙述她罢:像友人,像情人。
我不知如何向别人提及她,我也曾把对她的爱埋于我的心间,藏于一张张画片里,或是匿于一帧帧的电影截图里。我热爱民国时期的文化,我想这大抵是由于我喜欢着旗袍的原因。长衫旗袍的岁月虽已逝,我却仍爱着旗袍。
第一次和她接触是在我大约十岁的样子,那是爸爸送的一件短款旗袍上衣,记忆中上面的盘扣真的精美极了,我想在那个时候我便爱上了她。在慢慢长大的这些岁月里,我的目光总是会被展橱里的她吸引。或许她是高开叉、立领盘扣的,也或者她是水滴领盘扣的;可能她是丝绸的,也可能她是棉麻的。她有自己的性格,但无论怎么变化,我都感觉她是十分曼妙并且韵味十足的。
成年后,我和我的第一件旗袍邂逅于丽江古城,青花、棉布、低开叉和盘扣。记忆犹新的是老板与我说:我想这件旗袍找到了它的主人。自此,我便更加喜爱旗袍。在后来查询民国文化资料时,偶然与百武西这家做民国服饰的店相遇,我邂逅了我的第二件旗袍—牛仔改良布、立领盘扣,低开叉。基于对旗袍的热爱,我成为了这家店的老顾客,也会在每年生日时为自己挑选一件心仪许久的旗袍。
难以言说出于什么原因爱上了旗袍,我想不出哪一种衣服能比旗袍更好地展示女性身体的柔美曲线,我也想不出哪一种衣服能让我由心感叹每一件都是那么美。
随着时代发展,旗袍也在发展,改良旗袍越来越适合当代女性穿着,除了剪裁和缝合方法的改进,在布料和价格方面也变得越来越亲民,像我常会穿着旗袍骑着自行车上学……
特别感谢丹晶姐给这样的一个机会,我曾想了很多,却没有做过。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大概不会和别人诉说我对旗袍的热爱。像丹晶姐说的一样:旗袍于我而言,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希望更多的姑娘发现她别具一格的美,找到心头所爱。
【展示】晨琪身上的这件改良款旗袍,来自百武西,一个以民国文艺为主题的生活品牌。墨绿色纯棉材质,九分袖,低开叉,没有侧开襟,线条流畅,裁剪服帖,收腰却不紧身。领口水滴状盘扣设计简约有型。
我走在学院里,总是时不时遇到这位一字眉下蹙着清愁,笑起来又如煦日和风的姑娘。我从没和她说过话,却总能看到她出现于我热爱摄影的朋友的镜头里,或嬉皮搞怪,或闭目沉思,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我常想晨琪这样的女孩穿旗袍一定很美,竟想着想着便美梦成真。一周前我收到了她的旗袍照和文字,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民国范儿”,而是“都市范儿”,而后看了又看她的照片,读了又读她的文字,每一遍都会生出不同的滋味。
现如今有太多旗袍手工艺大师对改良旗袍无情抨击,每每看到这样的论调我都会无奈地叹气。并不是我不喜欢原汁原味精工细制的老旗袍,而是担忧这样的“大师立场”占据市场的主流,那么旗袍将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藏品,永不可能走进当代百姓的日常。我敬畏师傅们对民国老旗袍的追忆与坚守,更接纳设计师冲破思维定式的改良,唯独不能接受任何人对一件事狭隘武断地下定义。
旗袍是包容的,就像这位风格百变的姑娘向我们诠释的旗袍——古典与现代兼具,文艺与都市共存。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笑还是不笑,耐人寻味。
【后记】在本期漫长的整合编辑过程中,我将四位姑娘的文字和照片反复玩味,也将自己的生活反复玩味。她们为我们诠释了旗袍的包容与美丽,更诠释了活出本我的洒脱与坚定。
作者:丹倾
江苏苏州人
深度旗袍爱好者
我穿旗袍听课开会
我穿旗袍打鱼买醋
我穿旗袍爬树翻墙
我穿旗袍冲破你对旗袍所有的偏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