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发展,从清末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多年中,有很多的坎坷和变迁。回顾旗袍历史,上世纪20年代初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旗袍从宫廷走向了民间,从满族走向了汉族,并为大量的汉族妇女所接受。
旗袍局部刺绣
上海是海派旗袍的发祥地。旗袍在上海这块土壤上,吸纳了传统服饰的样式,吸收了西方服饰的一些元素,进行综合改制,改良以后成为一种新型的款式。现在我们所说的旗袍,原则上都应该叫“海派旗袍”。
说到旗袍,其实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京派,一个是海派。所谓的京派旗袍,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满族妇女穿的旗装。京派与海派本来指文人的一种文风,两种不同的风格,本身没有什么褒贬之分。某种意义上,京派代表了北京,北京当时聚集的人群当中,是前清的那种遗老遗少,军阀、官僚等等,还有很多是政客。他们还保留了封建社会的一些思想,比较正统,包括对女性的要求。按照传统要她们恪守妇道、三从四德。对西方文化他们一般采取的是一种抵触的态度,不大容易接受,不愿意开放。
但海派不同,海派本身是一种殖民地文化。所以有人说,京派是黄土文化,海派是海洋文化。海派比较开放,海纳百川,对西方外来的东西比较能够接受。海派的诞生地上海是一个能够融会中西不同文化的地方,服装上也是这样。京派的服装面料用传统丝绸比较多,它的服装比较宽阔、宽大,上面用了很多的装饰。海派旗袍发展到后期,用了很多西方国家的面料。裁剪上把旗袍做得更加衬身适体,更加体现东方女性的婀娜身姿。包括领子、袖口、腰身都做得非常完美。所以说上海是海派旗袍的发祥地。旗袍在上海这块土壤上,吸纳了传统服饰的样式,吸收了西方服饰的一些元素,进行综合改制,改良以后成为一种新型的款式。现在我们所说的旗袍,原则上都应该叫“海派旗袍”。
旗袍曾经成为国服
说到旗袍的历史,还有一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那就是1929年。这个时候北伐战争已经结束,国民政府已经成立。1929年的4月16日,国民政府首次颁布了一个《服制条例》,这个条例正式确定了旗袍的国服地位,第一次把它写进典章。以前我们汉族妇女穿旗袍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但是从1929年的4月16日以后,就有一个严格的规定,旗袍被定为一种正装,在重要的庆典、节庆、礼仪性场合,中国女性必须穿着旗袍。比方说,女学生在升国旗的时候,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都必须穿旗袍。
1930年代以后,旗袍的变化越来越多。大量的西方服装元素进来,大量的西方面料被采纳。很多服装设计师从西方的服装中吸取了养分,吸取了灵感,对服装进行了改良。我们从传世实物上可看到旗袍的变化,有的做得非常精致,用的面料非常高贵,有些面料和巴黎的时装、晚礼服的面料是一致的,甚至在流行时间上也只相差一个多月。那时常常是巴黎出现的一种面料,也许一个月以后就在上海出现了。旗袍的制作变化也很大,越来越显露出东方女性特有的身材特点。
1930年代是旗袍的巅峰时期,旗袍的开衩越来越高,几乎到臀部,露出了整个大腿。和旗袍相配的鞋也是西方流行的高跟鞋,高跟鞋的跟也是很细很高。这种旗袍和我们现代观念上的旗袍已经很接近了。
旗袍淡出生活
1940年代以后,由于战争的关系,旗袍的流行速度慢慢趋缓,但还是妇女的最爱。1940年代的旗袍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平面裁剪变为立体裁剪。原来旗袍的裁剪方式是袖子和袍身连在一块,到肘关节以下加了一幅。后来的旗袍,则将袖子制作成筒状,也叫筒袖,做好了再装上去。有的还用了衬垫,用一些丝绵等厚实的面料。第三个特点,在1940年代以前,旗袍主要是用纽扣,194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拉链。拉链出现以后,整个旗袍,尤其在胸、腰和两肩等部位显得更加服帖,穿着起来也更加方便。
1950年代以后,由于政治风波不断,国民经济衰退,妇女渐渐地远离了旗袍,开始穿列宁装、两用衫、便装等等。但是旗袍还是在生活中存在的。我们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夫人包括宋庆龄女士、陈毅市长夫人张茜女士,在重要的出访活动中还是穿着旗袍。宋庆龄女士一生钟爱旗袍。到宋庆龄故居,打开她的衣柜,保存下来的衣服几乎都是旗袍,有皮的,有绸的,有缎的,有纱的,有丝的,各种各样。
1960年代以后,因为“文化大革命”,扫“四旧”、破资产阶级思想等等,在中国大陆,包括一些重要的领导人也不再穿旗袍了,旗袍似乎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渐行渐远。但在港台地区仍然保持着它应有的地位。
旗袍为什么经久不衰,能够一直延续到现在?因为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家。东方女性的身材和西方女性的身材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近现代西方女性穿衣服喜欢暴露,追求的是一种性感,尤其是像地中海、欧洲一带,而且衣服上有很多的棱角。但是东方女性含蓄、柔美,身材与西方女性不一样。西方女性的肩膀比较宽,臀部比较宽大,而且后翘。东方女性削肩,有的平胸、细腰、圆臀等等,这种身材穿着旗袍恰好显示出她特有的魅力。
因为腰比较细,臀部比较宽,东方女性穿着旗袍后从正面看,由肩膀到胸部、腰部和臀部,整个造型形成一个X形;从侧面看,背部和臀部突出,腰部微缩,外形形成了一个S形,正好把东方妇女的曲线尽情地展现出来。所以它得到了东方女性的青睐,盛行不衰。
另外旗袍的搭配上也和别的服装不一样。当时宋美龄穿着旗袍走在国际舞台上,在美国国会进行讲演,将旗袍和西方裘皮大衣搭配,或和西装搭配,日常还与毛线衣搭配,非常灵活。中国服装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可以说没有一件衣服像旗袍这样拥有魅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念变化旗袍风尚
旗袍在它的百年发展中,有很多变化,从衣襟、袖口到开衩,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它跟很多的风尚即所谓流行观念有关。
旗袍的风尚,我们主要是以上海为例。先讲一个问题,从束胸到天乳运动。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子虽然风气很开放了,但还是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对身体的曲线羞于暴露,很多女孩子都穿很紧的内衣,当时盛行一种“平胸美学”,把自己的胸部束得跟未曾发育的女性一样。尤其一些青春期的女孩子更不好意思暴露自己的胸部,她们穿着一种叫小马甲的衣服,用一排纽扣把胸部细密的包裹起来。这种服装习惯,对女性身体是有害的。当时一些开明人士,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到海外留学的人士呼吁,应该去除女性的小马甲,解放女性的胸部。于是出现了一种“天乳运动”。很多大城市的妇女把小马甲摒弃了,换上了一种新式内衣,把自己的曲线露出来。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旗袍。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妇女的旧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她们觉得对身体的暴露,不再像以前一样感觉非常的羞涩,她们觉得这是一种人体美、自然美。
到了1930年代,短袖旗袍和无袖旗袍开始出现。对于当时的时尚女性来说,可能冬天也在穿无袖的旗袍。我们发现旗袍的款式慢慢越来越大方,甚至可以说越来越暴露。
从旗袍的衣袖长短和下襟长短变化,我们看到了一种社会的风尚。它的搭配——下边应该穿什么袜子、什么鞋也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到后期,透明丝袜引进以后,旗袍的衩就越开越高。这些风尚的变化,改变了旗袍的长短,甚至后来改变了它的材质取向。我们现在觉得旗袍、丝袜和高跟鞋是三位一体、天然形成的。事实上不是这样,因为高跟鞋的进入,也是后期的事情。在早期,和旗袍配的,也是布鞋或平底皮鞋之类。
旗袍女子·学生派
不同的女性因为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就可能对旗袍有不同的的需求。比较普遍的是按照门第职业进行分类,在穿衣风格方面可分三大类:女学生职业派、舞女明星派、公馆太太派。
我们先看女学生派。
在当时的社会结构里,女学生派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女校、教会女中、女子大学都非常多。女孩子进学堂,穿什么呢?民国服制条例规定旗袍作为国服。在1930年,有很多的中学、大学相继把校服规定成旗袍。颜色都很清纯,质地比较朴素,代表了当时女学生的旗袍风尚。虽然质地比较朴素,但款式很新。当时女学生的活动也很多,要出操、要打球,校方规定在现有旗袍上,下摆提高一寸,到膝盖以上,袖子也是采用西式的装袖,这样比较贴体。
除了女中学生以外,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这些女大学生处于学生和职业之间,比较成熟,对美的追求比中学生也更加大胆。上世纪30年代,烫发、穿着短旗袍的女大学生一般是比较常见的。
旗袍女子·舞女明星派
胡蝶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虽然她声名鹊起,但事实上,明星的地位不是很高,当时人们往往把她们跟舞女、交际花分为一类。可以想见,这种职业特点会要求着装要能够吸引关注。这一类女士的旗袍样式,就比较大胆、比较出位。1929年,在长沙有一种叫耐梅装的衣服引起轰动,使长沙妇女纷纷效仿。什么叫“耐梅装”呢?就是这衣服因上海女明星杨耐梅而得名。据当时记载,她到长沙演出时穿的衣服是“衣薄如蝉翼,肌肤毕呈,袒胸露臂,上无余衣,下无裙裤”。1932年,上海有一个有名的交际花叫薛景园,也是别出心裁,创出了一种流行趋势,在衣服四周都缀上比较大的花边。当时比较新奇的女士都纷纷效仿。当时的报纸对这种女明星、舞女、交际花的着衣风尚,还有一些报道。1929年民国日报上有一篇文章提到,很多摩登女性穿起华尔纱的旗袍,有意露出里面的衬带,显得影影绰绰的。这种旗袍,基本是透的,很薄,里面又穿着很薄的内衣,真的达到“肌肤毕呈”的地步。在19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观念的开放,女士的审美观、择衣的大胆程度,已经达到了很前卫的程度。
旗袍女子·公馆太太派
她们的社会地位一般比较高,要么自己出身名门,要么嫁的丈夫地位比较高,比如律师、银行高级职员等。这类太太的打扮都比较高雅。因为有这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经济条件又非常好。她们的选择肯定和女学生、舞女明星有很大的区别。她不用像女学生一样朴素,更不屑于像舞女明星那样招摇。她们的旗袍,非常雅致、典雅,显示自己的身份,而且不露声色,她们选择的面料很独特,一般人扯这种旗袍面料的时候,可能在成堆的面料里选,但一些比较讲究的公馆太太们,会专门为她们的旗袍选择一种独幅面料,根据她们的要求来织的,可能她们的旗袍只有一件。现在的明星还会产生撞衫的情况,但那时候不会,一件面料就是为专门为这位公馆太太量身定做的。一般的公馆太太,不在一般的裁缝店里做。当时,上海最大的一个裁缝店就是鸿翔公司。鸿翔的师傅手艺非常好,当然要价也非常贵。公馆太太一般就去鸿翔公司去做。面料很讲究,款式也很雅致。公馆太太这一类里,顶尖人物可以说是宋庆龄、宋美龄了。宋美龄非常喜欢穿黑色丝绒旗袍,她穿着旗袍,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把东方女性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
旗袍与时尚文化
胡蝶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让她做阴丹士林布旗袍的代言人,号召力比我们现在的明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这个广告,非常的讲究。据说阴丹士林布做旗袍显得非常简洁大方,没有任何装饰。但是胡蝶在颈部套了一串项链,这个项链是价值连城的。所以阴丹士林布做的服装张力非常大,既显得高贵,也可以显得朴素。
在当时,要做旗袍,可以选择很多的途径。可以到大时装店做,像鸿翔,可以找裁缝师傅定做,也可以上门收货。还有一些手比较巧的,可以自己来做。当然,比较能够引领时尚的旗袍,肯定不是出自小裁缝或者个体户之手。当时的时装公司比较有名的是鸿翔公司,金鸿翔、金仪翔两兄弟创建起来的。云裳时装公司也从他们那儿挖了不少裁缝师傅。鸿翔公司不满足于现有状况,不停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介、包装,请一些明星做代言,跟时装选秀结合起来,做很多的商业广告。
1935年10月23日,胡蝶跟潘有声结婚的时候,鸿翔公司的老板金仪翔就亲自做了一件衣服送给她,这件衣服上缀满了100只蝴蝶,暗合胡蝶的名字。这个事情一出,非常轰动,鸿翔公司不失时机地把胡蝶的照片印成五六英寸大,发给顾客。1946年他们还赞助了上海的选秀活动。这个活动的旗袍就是由鸿翔出资赞助的。这让鸿翔在旗袍、在时装界的号召力上蜚声上海。
时装公司和电影界、娱乐业联手打造了服装的时尚潮流。当时的上海,都市文化发展非常繁盛。像电影、话剧、期刊、报纸、杂志、摄影广告,都非常繁盛。对旗袍时尚的引领也是起了一种推动作用。当时的报纸和杂志开了很多专栏,有服装的专栏,聘请了很多画家为它们做时装设计,还报道了很多选美、时装大赛信息。当时的电影公司也有一批时装设计师,每次有新电影拍摄的时候,他们根据明星的气质、身材设计一批新款旗袍。电影放映以后,社会上就会引起反响和轰动,很多女士就会效仿电影中明星的旗袍来做一些旗袍。话剧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
旗袍的审美构成
在了解了旗袍的历史,同时也知道了旗袍背后的故事以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旗袍的构成。每一件旗袍都由很多元素构成,包括面料、款式、色彩、图案、装饰以及制作工艺。丝织品在旗袍面料中用得非常广泛,因为中国是个丝的国度。其次棉布,包括刚刚说的阴丹士林布。丝绸与棉布,是中国妇女,尤其是民国妇女的首选面料。另外,旗袍的面料,也跟穿着的季节有关,在冬天穿的旗袍,还要借助于很多的内衬。内衬种类比较多,像骆驼绒、天鹅绒,更高贵的就是裘皮了。在民国的时候,一些富贵之家,用裘皮的比较多。平民百姓用丝棉或棉花做的棉旗袍也比较多。夏天比较多的是用纱罗。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镂空的面料源源不断地进来,被广大妇女选择。这种透空面料不仅透气、凉爽,更主要的还反映出一种气质,另外还带有一点浪漫。
早期的旗袍款式主要采用平面裁剪。后期则是完全用立体裁剪。一件衣服,如果要做得衬身适体,可不是像我们一般的师傅测量两围、三围、长短就可以。真正上好的一件旗袍,它的制作过程中,服装师傅要测绘的点,最高的有36个,这样做出来的旗袍,才完全是为你度身定制的。
说到旗袍的袖子,变化就更多。有长袖、短袖,甚至于无袖。有的甚至把肩都露出来。旗袍的长短也有变化,早期的京派旗袍是长的。但海派旗袍改变了这个现象,渐渐露出了高跟鞋。甚至露出了丝袜,把旗袍的长度渐渐缩短。有的甚至到了膝盖这个部位。但是一度又开始流行长旗袍,走起路来衣边扫地,拖在地上,这种旗袍多用做夜礼服,平常生活中穿这种服装,肯定很不便。
旗袍的领子变化更多。有的时候流行短的领子,短到几乎没有领子,在1933年以后,一度出现无领旗袍,只有一个圆的领口。再夸张一点,旗袍的领子朝下,挖成一个U字,又出现V字领,一直到胸部大开门,甚至还出现了小西装领、翻领,但更多的还是元宝领,这是旗袍比较重要的一个元素。旗袍领有时候短到几寸,高的时候甚至高到耳际,领口有的用一粒纽扣,有的用两排甚至三排、四排纽扣。
旗袍的色彩与图案
旗袍的色彩,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可以选择。总而言之,年轻妇女用的色彩比较跳跃、比较鲜艳,有大红的、葱绿的、嫩黄的。30岁以上的妇女,可能会选择比较沉稳的颜色,如灰黄、蓝灰、灰绿、咖啡色等。到了50岁以上,比较多的选择黑色。
说到图案,旗袍纹样变化就更加丰富了。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无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龙凤纹样,在封建社会是不能随便用的。但到了民国时期,有人会把龙凤纹样绣到了自己的旗袍上,这也是比较普遍的。但30年代以后,受欧美服装风俗的影响,传统的梅、兰、竹、菊、龙凤、花卉用得越来越少,抽象的几何形用得比较多。比如说条纹,就有直条纹、竖条纹和斜条纹。网格纹、凌纹、波纹也比较多,这类纹样一般体形瘦的穿着效果比较好。体形胖的要穿直条文。抽象的花卉用得更多,有些人把花卉纹样进行变形组合,形成几何纹样,尤其适合年轻女性。
旗袍的制作工艺
中国旗袍的制作技艺,和西方服装的制作方式完全不同。一件旗袍,面料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做工。总结出来,有9字秘诀。首先是“镶”,镶边工艺,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边镶在旗袍的领子和边上。第二是“嵌”,用一根细的线,以不同的布料把它包裹,在布料夹缝之间镶嵌。第三是“滚”,滚边就是把布条斜裁好,小时候我们见过做鞋子时一种滚条,就是这样的。能够增加衣服的牢度,一般在衣服的袖口、里边最外一层。第四是“宕”,它和滚不一样,滚在最外面,宕在最里面。第五是“盘”,指盘钮的工艺。一件旗袍有时候用工的费用还不及一副纽扣的费用。所以盘纽是一种重要的工艺,一个上好的师傅可以盘出上百种花样。第六是“绣”,用绣针代替画笔,用细的绣线代替颜色,用不同的针法,上下穿刺布料,根据需要刻画图案。第七是“贴”,用布料贴图案,贴了以后把周边用线缝住。第八是“绘”,手绘用得比较多,有泼墨的,有工笔的。在海派旗袍中,用工笔的比较多一些。第九是“钉”,就是用一种光片料珠,把它制作成一节一节的、小小的,在旗袍上钉出纹样,在灯光的照射下,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光,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