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肥唐瘦宋》五月首演 探索中式舞蹈剧场新模式

2013/04/23阅读人次/2276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由青年舞蹈编导赵小刚、张云峰编导的舞蹈剧《肥唐瘦宋》将于5月18-19日在天桥剧场演出。该剧延续了两位编导一直坚持的东方审美,将唐宋时期繁荣、独特的诗文化融入舞蹈编排中,以舞蹈肢体作为语言的传播媒介,意图展示中国传统古典美学观及婆娑漫舞诗词中的唐宋文化。…

《肥唐瘦宋》五月首演 探索中式舞蹈剧场新模式

  由青年舞蹈编导赵小刚、张云峰编导的舞蹈剧《肥唐瘦宋》将于5月18-19日在天桥剧场演出。该剧延续了两位编导一直坚持的东方审美,将唐宋时期繁荣、独特的诗文化融入舞蹈编排中,以舞蹈肢体作为语言的传播媒介,意图展示中国传统古典美学观及婆娑漫舞诗词中的唐宋文化。
  用舞蹈描绘诗歌演绎中国古典文化
  如果把唐诗比作是人,那她就是一个着华丽宫衣的侍女,正如此次《肥唐瘦宋》海报设计中的女子一般风姿绰约、温婉多情。太宗的一句“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道出了唐人的广博、自信,更道出唐代的包容。相较宋词却整洁有力专精于一事,虽数量远不如唐诗,但作为新兴“别是一家”的合乐诗体,自有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神和气韵。唐诗宋词中不仅有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兼具由丝绸之路连接起的沿途各国兴衰的缩影。唐诗宋词不仅影响了东西方两个文明的发展,也见证了我们自身民族性格的变迁。
  舞蹈剧场《肥唐瘦宋》以唐诗宋词作为线索,再现历史印迹,探索中国古典美学的神秘色彩。通过舞者每一次的跋涉,描绘唐宋诗词中的美学传奇,重复再现着记忆中的古典印迹:楼兰古道、敦煌壁画、大爱长情、长安盛世。编者将淡出的记忆回归,把长长的唐宋诗篇,分别暗藏的每一个不为人发觉的细节中,其目的是表现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与思考,婆娑漫舞,揭开封存中的记忆。
  坚持东方审美的舞蹈剧场 探索新型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皮娜·鲍什提出了“舞蹈剧场”的概念,并通过她的实践创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现在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舞蹈家都在沿用这一概念,甚至在戏剧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深受其影响。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MFA艺术硕士的两位年轻编导赵小刚、张云峰一直在探索如何将“舞蹈剧场”的概念引入中国舞的编导中,受中国青年戏剧节邀请,创作的《舞在桃源》中展开大胆尝试,作品亦受到业内及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西方舞蹈剧场的基础是芭蕾和现代舞,两位创作者显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大胆创新的引入了民族舞特性及独特的东方审美。在此次《肥唐瘦宋》的创作中,年轻编导们又革命性地融合了中国古代诗文化,挖掘我国瑰丽的诗词宝库,以肢体语言吟诗咏史,使文学性第一次在舞蹈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再以娴熟的编舞技法将剧场、舞蹈、文学三者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相信一定会给舞蹈爱好者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悉,此剧将于5月18、19日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两场,之后开启全国巡演的旅程。 
6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