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揭秘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养生之道

2011/11/03来源/时代周报阅读人次/70079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因为高寿者才有资格谈养生,蒋介石88岁,宋美龄106岁。蒋宋养生之道并非帝王独享,乃人人皆可效法的起居饮食恒长之道。蒋宋养生,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更能为现代人接受。…

  即使只谈养生,历史的另一面已经足够有趣。政治浓妆卸下,人性细节彰显。在重大历史时刻,老蒋也在遭受着不为人知的病痛折磨。这些病痛,又暗中影响了历史的发展。大历史视角下看养生,别有趣味。

  因为高寿者才有资格谈养生,蒋介石88岁,宋美龄106岁。蒋宋养生之道并非帝王独享,乃人人皆可效法的起居饮食恒长之道。蒋宋养生,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更能为现代人接受。

  “蒋宋养生”仅供参考。看张群、戴季陶、陈立夫等老蒋旧臣,养生方法与蒋宋大相径庭,却个个百岁高寿,皆因“养心”才是众妙之门。对败走台湾的蒋宋而言,也许夫妻相伴相守,相互慰藉,才是最大的养生之道。

揭秘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养生之道

蒋宋养生之道  

中正安舒:蒋介石的养生之道

  动我静,人言我听。

  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

  近绿者康,近喧者亡。

  这是鬼谷子自撰的《养生诗》。

  晚年的蒋介石在慈湖边上亲自抄录。五十年的养生实践让他更能深刻体会古圣先贤诗中的深意。

  蒋介石终年88岁,说起来还算不上长寿,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是1969年夏天的那场车祸,蒋介石也许不会88岁就寿终。1969年两次意外(前列腺手术失败和阳明山车祸)使他的体质突然下降,最终导致他在1975年去世。

  在《破译蒋介石养生密码》一书中提到:“如果把人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蒋介石多年的养生之功通过平日的精心护理,力求维系这台行将老化的机器正常运转。正是一场猝然发生的车祸,才使这陈旧老化的机器毁于一旦。”

  蒋介石也曾叹息说:“不要小看这一场阳明山车祸,至少让我减寿二十年!”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蒋介石大半生醉心的养生经验和实践,对于现在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人们来说,又不能不说是难得的经验。

军队魔鬼训练奠定一生

  “纪律的拘束,和生活的单调、干燥无味,使我当时感觉得太不合理了。但是我今天回忆起来,我生平生活之能够简单,工作之能够有恒,四十年如一日,确是由于这一年士兵生活的训练所奠立的基础。”

  蒋介石自小体弱多病,他在《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中写道:“中正幼多疾病,且常危笃,及愈又喜欢跳跃,凡水火刀棓之伤,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劳。”

  蒋介石先天体质很差。也许正是因为知道自己体质的不足,才会让蒋介石更觉得养生的必要。在以后多年的行伍征战和政治角逐的生涯中,他不仅没有疾病缠身,而且最终还成为一个非常善于养生的人。

  在日本读军校期间,蒋介石的意志得到了锻炼,本来柔弱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当时的训练非常艰苦,饮食也非常简单,而且还是限量的,以致蒋介石常常是忍受着饥饿参加训练。蒋介石后来多次讲到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过:“纪律的拘束,和生活的单调、干燥无味,使我当时感觉得太不合理了。但是我今天回忆起来,我生平生活之能够简单,工作之能够有恒,四十年如一日,确是由于这一年士兵生活的训练所奠立的基础。”从那个时候开始,蒋介石把一种有节制的、有规律的士兵式的生活保持了下来,一直保持了六十多年,没有改变过。

  汪日章在上个世纪30年代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他在日记中讲到蒋介石的日常生活时也提到:蒋介石一向冷水洗脸,烟酒不沾,很少用茶叶,只喝白开水……清晨即起,散步半小时,室内活动半小时,七时坐功,八时批阅文件、写信,往往自己起草文电,午饭后休息。下午二时起工作、看书,三至五时会客或外出开会演讲。晚饭前后必散步。

  蒋介石特别喜欢散步。每天都会散步两三次,不管是在战时还是平时,也不管天气如何。遇到不宜户外散步的恶劣天气,他也会在室内或走廊里走一走。天气好的时候,常常会到官邸花园和住处附近的田野山村里散步。到了台湾,散步也是蒋介石的主要户外活动。一般选在饭后或者下午用完点心后的时段。在士林官邸,散步的路线主要是从官邸走到士林园艺试验所,等于在士林官邸的大范围内走上一大圈。即使到台湾各地旅行,蒋介石也会到室外空间散步。散步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肠胃消化,也可以到处看看,放松情绪。

  除了散步之外,蒋介石还有另外一项雷打不动的运动:静坐。几十年间,不管公务多么繁忙,蒋介石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静坐。蒋介石的侍从医官陈耀翰回忆说:蒋介石每天早晚固定有两次静坐,每次三十到四十分钟。静坐过程中会抛开外界一切事务,让大脑完全休息。做过蒋介石侍从秘书的秦孝仪则提到过蒋介石静坐时的思想活动:“在静坐中,反省一天的言行,同时默念孟子养气章。以及曾文正公、王阳明等的修身文章,从反省中获得新的启示。”

  统观蒋介石的一生,可以说:一生无大病,几乎与药无缘。持之以恒、有规律的运动对改变少年时期的孱弱体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身边的人将蒋介石的生活归结为这样几句话:“定时的起居,定量的饮食,以及作息有常程,容止有定则。”蒋介石把善待生命、养护健康做到了极致。

一生走不出的“四明山”

  考察蒋介石各地的官邸和逗留之地就会发现他对于“近绿”和“临水”的要求,庐山的美庐、重庆黄山、林园和沪山行馆、汤山别墅、西子湖畔的澄庐以及到后来的士林官邸和慈湖行馆等等,无不显示出蒋介石“环境养生”的观念。

  自古以来,僧侣皇族的庙宇行宫多建筑在高山、海岛、多林木的风景优美地区。中外长寿的人所处地多有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这是自古至今为人们所熟知的养生理念。精于养生之道的蒋介石当然也很清楚,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的寿命。

  早年,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这样对自己的儿子说:“四明山古来就是先人理想的养生之地,无论将来你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要离开四明山故乡,因为这山这水都是最养人的。不管任何人,如果你每天都置身在烟尘污染、秽气呛人的环境中,无论你先天的体质如何好,到头来都是要短命的。”

  而他更清晰地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是主政之后,一个叫马特洛索夫的军医向他提出建议:“中国人很不注意居住环境,其实居住在什么地方与人的寿命及生活质量有极大关系的。在我们俄国,寿命最长的老人都居住在北高加索。这里人长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污染较少,再者,北高加索又是一个多森林地带,空气清新,河水清冽,没有工业污染。我建议蒋先生从现在起就要注意一下生活环境了。如果你还像北伐时那样随战事到处宿营,或者居住在人群密集的城市地区里,久而久之,对蒋先生的身体肯定是有害的。”

  蒋介石没有办法像母亲说的那样,不离开四明山。但到了后来,蒋介石一直都在生活中刻意追求“近绿”“临水”的生活环境,在南京是如此,在上海、南昌、重庆等地的官邸也是如此。

  考察一下蒋介石各地的官邸和逗留之地就会发现他对于“近绿”和“临水”的要求,庐山的美庐、重庆黄山、林园和沪山行馆、汤山别墅、西子湖畔的澄庐以及到后来的士林官邸和慈湖行馆等等,无不显示出蒋介石“环境养生”的观念。其实这很容易弄明白,在一个色调碧绿、气氛清幽的环境中生活,可以使人烦躁的情绪更容易安恬稳定,心情舒缓。

  幽静的环境往往带来的是内心的恬淡和安宁。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下野的他就住在“澄庐”,他让人题写一副中堂条幅悬挂在二楼书房里。当时他选择的就是郑板桥辞官在家闲居时写的养生诗,诗中写道:“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不过,宋美龄后来却认为,这首诗过于消极,会冲淡蒋介石的仕途锐气,败坏其官运,无益于体健康宁。

  60岁以后的蒋介石退守到台湾,人生的起落沉浮也让蒋介石学会了真正的养生之道。从这一时期开始,蒋介石开始潜心研究王阳明的“人天合一”的养生之术。人的生老病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人从少年到青年,由壮年到老年,其中都蕴藏着由盛转衰的过程。人同样必须适应自然规律行事,必然有从身体强健到衰老的变化过程。虽然这些规律不可逆转,但是对于深谙养生之道的人来说,是可以延缓生命凋零衰老的时间的。因此,蒋介石也把“近绿”“临水”的生活环境作为延缓人的寿命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生都在戒“五难”

  “人的养生有五难,一是名利不去为一难;二是喜怒不除为二难;三是声色不去为三难;四是滋味不绝为四难;五是神虑精散为五难。”孙思邈的这几句话让蒋介石玩味良久,这也是他多年以来追求的养生境界。

  1戒怒

  多怒则百脉不舒

  青年时蒋介石性情非常暴躁,遇到不顺的事情常常拍案大怒。1925年后蒋介石开始极力克制,遇事尽量力求做到“戒怒”。他在日记中曾发下“四誓”,即“口不骂人,手不打人,言不愤激,气不嚣张”。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有意识重读《墨子》、《老子》及与养生相关的医学书籍,其中“多怒则百脉不舒”的道理,让他心胸朗然。在台湾的二十几年生活中,蒋介石更是在修心养性方面做到戒急用忍,遇事不惊。蒋介石晚年总结戒怒的关键,是在怒气将要发作时,一定千方百计克制它。

  2戒欲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0岁以前的蒋介石私生活风流放荡。1930年以后,43岁的蒋介石仕途顺遂,生活环境也优越起来,这时的他开始考虑保养身体的问题,主观上节制性欲。他认为人之欲望,尤其生理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很可能让其先天体质遭到损坏。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总裁以后,开始主动回避与异性的接触和交往,甚至连官方举办的酒会、舞会也极少参加。60岁以后,蒋介石从克制欲望发展到“戒欲”。自台湾时期起,蒋宋夫妇就逐步不再房事,民国五十年代正式分床而睡。”在他看来,戒欲有利于精、气、神的养护和身体健康。

  3戒躁

  烦躁则为万祸之源

  其实蒋介石在南京黄浦路生活期间,就开始将“戒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曾经写道:“勿急躁,古有明训:急则生躁,躁则生厌。凡事三思,徐而图之;烦躁则为万祸之源,理智则成大事。”1949年以后,蒋介石易躁的性格得到的最大的克制,他调整心绪,力求做到不怒、不烦、不躁。同时,作为一个基督徒,他也希望从《圣经》中寻找让人忘记悲哀的哲理,养成一种“眼不见心不怒,耳不听心不烦”的超然心态。这固然有些消极,但对于健康而言,却是有益的。

  4戒言

  多言多耗神,寡言益精神。

  较早时期,蒋介石担心的是多言会影响自己政治生涯。蒋介石到台湾之后,一位荣民医院的资深医生提醒他养生的一个常识性知识:“多言多耗神,寡言益精神”。出于养生的考虑,蒋介石从此更加少言。以致他和宋美龄交换意见时,也常以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虽然少了,但这更适合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的生活能力。

  5戒贪

  少吃多得益,多吃不得益。

  说到戒贪,是说蒋介石到了晚年为健康计,主张“少吃多得益,多吃不得益。吃得过于多,有害身体”。他有句名言“有钱难买老来瘦”。严格控制饮食成了蒋介石晚年严格的养生宗旨。

  在古人看来,清心才能长寿。蒋介石非常认同这种说法。他也认为,人要长寿,紧要的是每天要有一个好心情。没有好心情,就算有太多的金钱和权势,都无法保障身体的健康。

老蒋的一天是这么过的

  蒋介石在养生学方面,亦始终恪守曾国藩的“养生五决”,即:一要睡食有恒、二要饭后散步、三要惩忿、四要节欲、五要洗脚。如此五法,虽然看来十分简单,但数十年如一日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蒋介石从年轻时开始,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晚年的蒋介石生活变得更加规律。他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度过的:

  晨起:不论春夏秋冬,当整个士林官邸还被灰黑的天幕笼罩着的时候,蒋介石便穿着睡衣起床了。他手拿着支钢笔型的小手电筒,借着微弱的灯光,轻手轻脚,摸索着走盥洗间洗漱。此时,“夜猫子”宋美龄刚刚睡。

  盥洗:等到蒋介石盥洗结束,副官会为他准备两杯容量为300cc的开水,一杯是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一杯是热开水。蒋介石认为,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最适合养生。每天早晨喝一杯白开水,也是他固定的习惯。

  静坐:喝完开水,就开始在阳台上做柔姿体操和唱圣诗,背《圣经》。大约20分钟后,蒋介石便回到书房静坐祈祷。他先用毛毯盖好自己的膝盖,往眼睛里上眼药水,再用一条白色手帕轻轻地擦拭按摩双眼。用药完毕,他闭上双眼,静坐40分钟。

  早课:静坐结束之后,蒋介石就在书房里做“早课”,也就是写日记和看报纸。看完报纸,侍从便端上托盘,盘中放着半湿小毛巾和小碟内装着两片切得薄薄的木瓜,木瓜是用来爽口和开胃的,这也是蒋介石固定的食谱。

  早餐:接下来的早餐也很简单,包括年糕、汤包、花卷等,一般蒸得松软,便于假牙咀嚼,另外还有碗大米稀粥,一碟芝麻酱和一碟腌咸笋。

  早班:9:00过后,蒋介石便更衣着装,吩咐备车去“总统府”上班。蒋介石上班的时间没有定数,有的时候,蒋介石会工作到中午1点多才会下班。待到下班回来,宋美龄也已起床并梳理完毕,等蒋介石一起吃午饭。

  午饭:午饭是地道的中国特色,品种较多,每样菜肴都烧得很烂,并且都加鸡汤做调味品。有几样菜肴是每日必备的:一是腌咸笋和芝麻酱;二是一碗不腻的鸡汤;三是“黄埔蛋”。蒋介石自青年起就百吃不厌。

  午睡:午饭之后还有餐后的水果,之后蒋介石便回到卧室睡小觉。午觉醒来,稍作盥洗,便走到户外,散散步,然后回到书房静坐祈祷20分钟,再开始办公。如有重要的外事活动,他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在官邸接见会晤。活动结束,蒋介石夫妇会坐在一起吃下午茶。

  散步:傍晚时分,倘若宋美龄有兴致,蒋介石会和她一起乘车出去兜兜风,常去的地方是郊外田园、海滨渔港、空谷森林,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享受一下怡人的美景。

  晚饭:晚饭时,蒋宋夫妇依然同桌共餐,但饭食不同,蒋介石仍是以稀饭、点心为主,外加腌咸笋和芝麻酱。晚饭后,他们或是外出兜风,或是在官邸的室内、室外散步、聊天。

  休闲:掌灯时分,官邸夜生活开始了。陪宋美龄看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是蒋介石晚间活动的主要内容,电影通常是美国口或台湾公私立电影公司拍摄的新片,许多还没有公映,放映的地点就在餐厅。

  按摩:晚上上床的时间固定是在十点。睡之前,蒋介石平躺在床上,双手伸开,放在肚子上,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0下,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20下,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让肠胃蠕动顺畅,对内脏和消化都有帮助。

  入睡:做完按摩,蒋介石慢慢入睡,每天他睡觉的时间保持在六七个小时之间。床是硬床,目的是保护脊椎健康。夏天,蒋介石会习惯盖纺绸薄被。冬天盖一条薄绒被,冷的时候再加条毛毯。睡姿常年保持侧卧,从不将双脚露在被外。

  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蒋介石晚年一直坚持,每一个细节改变都会让他觉得不适。

“大历史视角”看养生

  非典型“病夫”蒋介石

  弗洛伊德“病夫治国”理论认为,所有登上权力顶峰的人,心理状态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病态:喜怒无常、偏执或者妄想狂。“病夫治国”理论反过来套在老蒋身上,倒十分贴切。

  蒋介石处于权力高峰时期(1927-1945)时,不但身体很少生病,而且简直正常到让人觉得乏味。纵观蒋介石一生,都在用阳明理学修身养性,18岁就开始研读《传习录》,此后读了大量曾国藩的书,颇有一番修齐治平的豪情。他还借用宋明理学家的“功过格”,专记自己的过失,一旦发现有暴躁、贪婪、荒淫等过失时,就在日记里画圈记过一次。连他记日记的习惯都正常无以复加,坚持55年,从没有一天间断过。

  都说帝王将相之类的男人精力旺盛,蒋介石却极尽克制。30岁以前,他虽然色欲很重,却不断在日记中反省,时而自制,时而放纵。到40岁和宋美龄结婚时,就只钟情于宋美龄一人,并改信基督。到60岁已经完全戒除色欲,与宋美龄分床而睡了。

  蒋介石的身体正常到一度让他的私人医生形同虚设。尽管早年在军校苦读时候,落下来胃病和牙齿早衰的毛病,但后来身体越来越好,几无大碍。蒋介石30岁开始醉心养生,40岁后在深谙西方营养学的宋美龄指导下,饮食起居更加规律。加上每日早晚坚持散步和静坐,40-60岁几乎没有患病,连私人医生都无用武之地了。蒋介石在台湾的生活,简直像钟摆一样简单而规律。要不是82岁遭遇飞来车祸,加上做了两次前列腺手术,蒋介石也不会在88岁早早就去了。

  如果说,大变革时期需要的是“病夫治国”,也许恰恰因为蒋介石是这样一个“正常人”,才在登上权力的顶峰,又迅速跌落。

遭遇“男人最大问题”

  关于蒋介石健康的最大秘密,就是他的生育能力。

  传说中,奉化溪口冬天特别寒冷。4岁的蒋介石一屁股坐在冬天用来暖脚的铜炉上,烫伤了阴囊。蒋母赶忙按照乡下治疗烫伤的办法为其涂上猪油。哪知道这猪油又招致了更大的恶运,蒋介石蹲在野地里撒尿时,香喷喷的猪油引来野狗一口咬在已经受伤的阴囊上。后面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这段让人哭笑不得的历史,是蒋介石领养的小儿子蒋纬国在去世前受记者采访亲口诉说的。而蒋纬国又是听蒋介石的第三位夫人姚治诚说的。又传,1919-1923年间,蒋介石在上海经常出入青楼妓院,染上国梅毒,所以才和陈洁如、宋美龄没有生育。

  蒋介石最终还是绕不开“男人的最大问题”。1962年,75岁的蒋介石被确认为前列腺炎。主治医生是早年给杜鲁门治国病的医生,手术方案也精细到不能再精细,但是手术还是不甚成功,留下便血的毛病。蒋介石每每小解,都被马桶里的血迹吓得心惊肉跳。无奈蒋介石又接受第二次手术,仍然没有彻底治愈。这两次手术让老头子元气大伤。正如他自己说的,“1969年的两次意外(车祸和前列腺手术)减我阳寿二十年!”

  昔者已去,传闻又来。后来的学者为这个“男人最大的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有人说,蒋经国是因为嫉恨兄长一直被父亲重用,才造此荒诞说法。又有蒋氏日记,记录宋美龄在1936年是怀孕过一次的,西安事变中因受到惊吓而小产。还有人说,宋美龄是不婚主义者,蒋宋大婚时,已保留了不生育的权利。

  如今蒋氏后人都已经远离政坛。如果蒋介石多子多孙,台湾的政局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小病影响大历史

  蒋介石的病,再小也不能小看,因为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历史的发展。

  因为早年身体太弱,蒋介石差点统治中国22年的历史,差点没法开始。蒋介石19岁第一次去东京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军事。由于体制过弱,被日本教官斥为“病夫”,几次努力都无功而退。蒋介石被日本军校拒之门外,又在弹丸之国看到日本军人身体的“强悍”,他才意识到身体和前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像你这样手无素鸡之力的人,岂可进入军界,又怎么能成为统领军队的人呢?”

  蒋介石在日本军经过严苛的训练,练就了强健的体制。却因为在军中食不果腹,且无法规律饮食,而得了严重的胃病。在后来的军旅生涯中,蒋介石常常遭受胃病折磨。在军校时候,冰天雪地里冷水浴后,蒋介石喜欢啃咬零下40摄氏度结成的冰凌。他的牙齿因此早衰,49岁就不得不把满口牙齿拔得精光。牙齿与胃口如此不争气,难怪老蒋不得不治心炼性,清心寡欲了。而老蒋注重修身养性,又如何微妙的影响了他在历史关头的重要决定,也是一个值得考证的有趣话题了。

  因为失眠,蒋介石有一次险些丧命。早年在北伐途中,蒋介石入睡前喝了一杯卫兵泡的龙井茶,当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没想到次日凌晨军队刚刚出发,就在前岭发生激战。蒋介石由于前夜没有睡好,在战事将起之时,浑身疲软,面对强兵险阵,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还险些遭到敌军的追捕。幸亏他临阵脱逃,捡回了一条性命。从此,蒋介石只饮白开水,再也不敢喝茶了。他把饮茶视为军人不可饶恕的之事。蒋介石还亲自发下话来:今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为他泡茶。如果哪个士兵因为泡茶耽误了军机大事,就要以军法处置。

重在细节的“宋氏养生八法”

  宋美龄,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少时同样体质孱弱,从小注重养生,卒于106岁。宋美龄早年留学美国10年,在卫斯理女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她对西方营养学及医疗深信不疑,并且形成了“宋氏养生八法”。

  1.皮肤保养

  宋美龄在进入50岁之前,面部也极少有皱纹,让所有接触到她的人感到惊讶。106岁高寿去世后,老人的脸上也见不到太多寿斑和皱纹,这也是极为少见的。

  一个面部没有皱纹的人,她内在的肌理也一定是健康的。宋美龄正是如此。一位营养学家认为,因为宋美龄多年来喜食素食,不食或少食含有胆固醇的食物,每餐必用蔬菜沙拉,有效地净化了血液里的污染。相比同龄人,她的皮肤要白皙得多。

  早年宋美龄为了防止脸部皱纹,她尽量控制自己大笑,每天晚上卸妆时候用温水洗净脸上的化妆品,在没有外客的情况下,尽量少施粉黛。1942年在美国寻医时,美国的专家告诉她,女性皱纹主要是由于皮肤中弹性较强的纤维素的流失。回国后,宋美龄的餐桌上多了猪排和牛排等食物。美国专家还建议宋美龄把煮得稀烂的猪蹄捣成泥状,在入睡之前敷在面部容易生皱纹的部分,可以起到美容防皱的奇效。不过,这种方法过于油腻,宋美龄不久就放弃了。

  2.灌肠排毒

  “从年轻时候开始,宋美龄习惯用每天定时灌肠的方式,自己不费什么力气,完成人类每天的通便大事。……第一次听到,简直不可思议。后来,我从旁边看过夫人操作过一次,我才知道,灌肠其实对她来讲是一件十分舒服的事情。看过且实际协助过宋美龄操作几次的人,才晓得这件事情,其实相当简单。有点像是打点滴的器具,先准备500CC的温开水,放在一个小袋子里,袋子通一根细水管,水管的头上接一个肚管。使用人自己插入肛门内部适当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把水袋中的温水缓缓挤压,让温水注入肛门。”

  一位在宋美龄身边的随从说:“每天晚上睡觉前,是宋美龄的灌肠时间,这件事,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在洗澡前,她必定先灌肠,解决她一天的大事……一般情况下,温水只要注入200CC左右,使用人就会有感觉。直肠加速蠕动,在直肠中寄存的大便会在温水的刺激下,顺着水流激荡慢慢排出。”

  3.喜喝白开水和绿茶

  宋美龄选择饮品,始终谨小慎微,没有益处的水和酒从不入口。

  1942年,在美国养生学家西蒙•凯威斯的建议下,宋美龄改变了喜喝咖啡的习惯,改饮蒸馏水为白开水。凯威斯告诉她,冷却后的白开水,所含的无机盐和其他杂质都发生了改变,含有一种特别的生理活性,可以促进人的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简直可以媲美养生保健茶。除此之外,白开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锌可以增加皮肤弹性、除皱等作用。配合白开水,宋美龄还经常使用维生素A、B的水果和蔬菜,这样水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为了防止脑栓塞和脑出血等疾病,宋美龄在进入五旬后每天饮用绿茶,因为她清楚绿茶中含有一种名叫绿甘宁的成分,可以保护和润滑血管。

  在各种国内外的名酒中,宋美龄独爱葡萄酒。就是看中了葡萄酒中含有的抗衰老和抗氧化物质,有保护心脏,防止冠心病,降血压、血脂等作用。

  4.头发保养

  “宋美龄走了,走的很安静,走得很潇洒,也走得很体面。上苍似乎对她格外眷顾,让她从年轻到年老,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多姿多彩的角色。……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没有一位能和她一较雌雄。就连发型,宋美龄女士都独占鳌头,自我认识她以来,她的发型一直没变,看起来高雅大方。后来不少官员夫人亦梳同样的发型,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新发型——美龄发型。如果孙中山穿过的上衣样式现在已经演变成中山装一样。”陈香梅女士在《历史长河中美龄女士》一文中这样回忆。

  直到100岁的时候,宋美龄仍没有几根白发生出,不能不说是保健的奇迹。她从合理营养入手,在戴上假发“包包头”之前,精心在头发外面抹上一层油质护发液,防止头发水分流失。每天,她要求身边的侍从一定要用木质的梳子,早晚有规律地梳头,往返回梳二十次。宋美龄在临睡前,自己用十指进行头发的梳理和头皮的按摩,既可促进头部血液流通,又可催眠。晚年,宋美龄还喜欢定期用温泉水洗头,拒绝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5.绘画陶冶性情

  “在饮食上,上帝会保佑我。而在健身上我不喜欢过多的运动,在这种时候,我和绘画结缘,也是上帝给我的恩典。我的绘画技巧不是很好,特别是山水画我不是很擅长。可是,愈是这样我愈是想练习。每一次练画让我精神振奋,画画让我忘记好多人间烦恼,也不会让我大伤脑筋,它之能让我情绪变得更好,更加欣喜和快乐……它让我的心态更好,有了好的心态,人就会更年轻。这就是绘画的好处。”

  台湾记者兼作家王丰先生所撰述的《美丽与哀愁——宋美龄》中写道:“宋美龄到台湾之后,一改过去歌舞台榭、欢乐生平的生活方式,而是改学国画,修身养性。”宋美龄学画画时候已经是花甲之年。为了学画画,可以茶饭不思。从学画起,宋美龄又有了新的精神追求,赏画、藏画、作画,数年的练习,竟然可以自成一家。宋美龄作画时,蒋介石陪伴左右,作完画后由蒋题字,显示夫妻情深一面,十分感人。而在宋美龄在美国居住的几十年里,即使到达以轮代步,只能住在曼哈顿那栋高层楼房狭小的空间里,宋美龄仍让坚持挥毫作画。

  在晚年,宋美龄已经把别人视若追求的绘画,当成让她心态平和、精神愉悦和充实的最佳方式。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的绘画,会让绘画者的心理得到陶冶与平衡。

  6常散步助睡眠

  “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不是药物而是运动。散步带来的肌肉松弛比药物催眠的效果要好上十倍,因为药物催眠是机械性的,而靠锻炼所产生的催眠效果会成为一种生物钟的自然规律。如果这种规律能坚持九十天以上,你的失眠症就会有治愈的可能。”抗战期间,在敌机不分昼夜的轰炸中,宋美龄由于惊吓和难以保证睡眠,患上了失眠症。美国的医生建议她每日散步半小时。

  在美国医生的指点下,宋美龄此后每天坚持早晚两次散步半小时,还在睡前加入一些必要的床上操。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她的失眠在没有任何药物的作用下开始好转。

  宋美龄还遵从医嘱,在睡眠前一定不饮用让神经过度兴奋的饮料,如咖啡和酒类。尽量保持睡眠的规律性。在遇到突发的大事情时,她尽量保持心理上的平静。她还信奉美国战后流行的“快速入睡法”,即在入睡前两小时有效地提高体温,如沐浴等轻疲劳运动。这种方法适合于像宋美龄一样白天运动量不大的女性,让人入睡更快,睡眠更佳。

  此外,宋美龄还保持雷打不动的中午一小时午休。让身边的按摩女侍在她尚未入睡前为她进行某些催眠穴位的按摩。这个习惯从她50年代开始直到百岁也没有停止过。

  7.养花养心

  “养花的好处在于养心,现在我的身体好,快80岁了,可能和我早年喜欢养花养草有关系。因为养花可以让人生活在平静与世无争的环境里,达到养心恬静的目的。”宋美龄早年爱花,只是欣赏。而她自己养花,是从和蒋介石结婚以后。养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则是上世纪50年代后和蒋介石搬进台北士林官邸以后,她每天必定抽出时间到花海中施肥、浇水、或者在花中体味情趣。

  宋美龄对花粉皮肤过敏,小小的花粉总是给她带来种种麻烦和威胁。但她还是爱花。她认为生活环境的色彩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她说一个人心情好,才会让精神旺盛,身体才会健康。宋美龄希望居住地点多些绿色,她说空气中也有维生素。新鲜的空气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液和血清浓度,帮助排除体内有害物质成分。

  8.悟心静为长寿之本

  “张群的养生之道……可惜从前没有感知到。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一种大智慧。不为物累,不为情牵,不为权势更迭忧喜伤神。”宋美龄曾在日记中记下这样的体会。

  宋美龄晚年生活在台湾时,在一次与蒋介石旧部张群的深谈中,对养生有了新的体悟。张群,一个当年和蒋介石一样打天下的国民党高官,在眨眼间失去权力后如此平和淡定,宋美龄从中认识到靠精神调养的养生之道。此后,宋美龄面对蒋介石的去世的悲凉,和只身飞往美国过超然世外的生活的孤寂,她理性地看待一切不如意,避开了权力之争。

  正如一位美国养生学教授说:“宋美龄的长寿之道在于她善于寓保养于生活,愈心态平和于生活。权力之于宋美龄,如露水于玫瑰;当权力来时,她会精神抖擞,睿智机灵,美丽四射。失去权力时,她没有因为失意干枯而死,而是泰然处之。这就是她长寿的根本所在。”

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养生

  连宋美龄都亲口承认“我们的结合,在一开始并非出于爱情。”1917年,宋美龄赴美留学10年归来,芳华初绽。系出名门的宋美龄,在饱受西方思想影响,以其过人的聪明与西方左派,在十里洋场成为风云人物,引起了众多青年才俊的爱慕与追逐,其中也包括蒋介石。

  一开始,宋美龄是看不上蒋介石的。蒋介石此时已经有了一妻二妾,甚至有了儿子,笃信基督的宋母更是一万个不答应。蒋介石却对宋美龄一见倾心,苦苦追求五年,承诺为宋美龄休妻抛妾,并皈依基督。蒋介石如此笃定,加上逐渐在军队和政治上崭露头角,终于抱得美人归。

  这段婚姻对蒋介石的政治生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宋氏家族非同一般。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是上海拥有五六十万两白银财富的出版商和企业家,孙中山的密友,真诚地支持过革命事业。宋美龄的长兄宋子文是金融界的名流,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大姐宋霭龄嫁给山西的富商孔祥熙;二姐宋庆龄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夫人。蒋宋婚事使蒋介石与这个中国的华贵家族连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地位提高,声名远扬。可以说,宋美龄是蒋介石崛起的关键力量。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又成为蒋介石事业的得力助手。1936年化解“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危机,间接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确保了张学良的生命。宋美龄在1943年出访美国,寻求英美支持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抗日事业,1943年11月陪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担任蒋的翻译。两次都大展个人魅力,取得了英美援助和支持。后来宋又受蒋的委托,为国民政府组建了新型空军,因而被誉为“中国空军之母”。

  无论这段婚姻最初是否处于爱情,不得不承认蒋宋最终赢得了爱情。蒋介石为了宋美龄休妻抛妾,自此不问花街柳巷。宋美龄风华绝代,智慧过人,一个蒋介石给了他实践人生梦想的最大舞台。相比之下,蒋介石与前妾陈洁如的婚姻虽起于爱情,且爱之炽烈。但7年的时间却把这份爱情消耗殆尽。陈洁如单纯如小孩子,终究无法与蒋介石终身相伴。灵魂深处的共鸣与欣赏,是爱绵延不绝的源泉。

  蒋宋携手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尽管他们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却仍然如胶似漆。蒋介石清晨五点起床的时候,宋美龄往往还在梦中,往往一直睡到11点。而蒋介石晚上10点休息的时候,宋美龄的夜场电影才刚刚开始。蒋介石基本吃中国传统菜式,而宋美龄完全吃西餐。在官邸晚饭西餐排开的时候,蒋介石宁愿吃来自奉化溪口的咸笋、酱菜沾着芝麻酱,再吃点儿稀饭。晚年,他们一起在“士林官邸”侍弄花草,一起悠然散步,一起四处郊游,留下来大量象征夫妇恩爱生活的照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一个是深受宋明理学影响,带有浓厚封建思想的军阀,一个是深受西方教育影响,风华绝代的知性女子。迥然不同的他们走到一起,却和谐一致。感情好像一坛老酒,愈老愈醇。

  晚年的蒋宋,过着夫妻相敬如宾的恬静生活,这无疑是他们生活乐趣的最大来源。对败走台湾的蒋宋而言,也许夫妻相伴相守,相互慰藉,才是最大的养生之道。 

36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