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器是我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有,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考古资料每有出土报道,如:陕西省兴平县汉代武帝茂陵东侧陪葬坑冢的丛葬坑中,曾出土过“阳信家” 铭文 杯炉配套青铜温酒器共两套。1982年12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钢铁公司尖草坪医院一座西汉墓中也出土“四神”杯炉配套的青铜温酒器。以上三套以耳杯与炉配套,下有承盘的温酒器,其炉均有镂空纹饰。当时用木炭作燃料,耳杯置其上,注入酒温之。炉身镂空可发火散热,炉下承盘接盛灰渣,不仅设计科学且卫生方便。
历代文人均有咏温酒之词句。晋人左思《魏都赋》中有“冻体流澌,温酎跃波”之句。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严寒冬日夜晚,取红泥小炉盛上木炭以小壶盛酒置其上温之,既可取暖,又可以热酒驱寒,其乐融融,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曾有“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说明古代人喜热饮。
自青铜酒器始,在酒具文化中即有温酒器,材质有铜、铁、锡、陶瓷之类等。有炉杯配套、碗壶配套、套杯相配等,以热水微火温之。宋代湖田窑生产的温碗,以大碗一只盛热水将执壶置碗中温酒,风行一时。有一种“自温壶”以锡制扁形,有塞盖,最多容酒半斤,一般冬季外出远门之人,将壶置杯中,以人体之温度温之,途中以酒驱寒。还有一种以酒温酒器,形如盏盘,中置一连体小杯,口沿有三个支点伸向盏中,用时将酒倒入盏中小杯点着火,小瓦壶置其上温酒,不过只能用以蒸馏酒。北方地区有一种吹壶,外形如壶如“茶吹”,有炉膛,中有一空轴,四周注入酒,以炭基为燃料,微火温之 形如火锅 。器型众多故不赘言。
唐宋以后温酒器以陶瓷为主流。风行套壶、套杯,以外套与壶相配,以外套与杯相配成为整体,民间称为烫酒壶、烫酒杯。江西景德镇产品有青花、彩瓷制品,宜兴生产的紫砂套壶、套杯亦颇具盛名,套壶与套杯,以小壶小杯与外壳相配或注入热水杯壶置其中以温酒。工艺均很精湛,有圆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鼓形等多种式样,壶身纹饰图案秀丽雅致。尤其是紫砂器,均属能工巧匠之作,文人雅士刻绘花鸟鱼虫、人物山水诗文于壶身四周,更显精美古朴。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生产的温酒杯亦有特色,以外套、杯、盖结合,适宜独酌之用。
我收藏的温酒器中有多种杯壶之类。现选晚清至民国时期套杯数件介绍给同道中善饮者赏鉴,虽不属精品,但能反映当时的酒器风貌。
仿同治浅绛彩筒状温酒杯,外套、小杯、盖组合,扁平钮。高10.05厘米,围26厘米,平底,直径8厘米,底款为同治年篆书印章款。杯套一侧绘太白醉酒图,他醉依山石之旁,身处古松翠柏之中。前设一案,上置砚一方,握笔凝思,正欲书写文章。旁有一童子相伴,手指前方,好像有所发现,指点景色。“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一画面恰如太白酒后做诗之状态。且以功笔细描入微,运笔婉转,一气呵成。画面淡雅柔和,如一幅精绝的国画。另一侧以行书写唐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下注:仿新罗山人笔法。落款汪明垒作,钤闲章“仿古”。盖上画面相同,附辛巳年中秋月书,该年为光绪七年 1881年 ,无疑为光绪年作品伪托同治款。
浅绛彩是瓷器彩饰品种之一,仿中国山水画技法,以淡雅的黑色勾勒画的轮廓,以浅绛色 即朱砂、赭石、藤黄 等天然颜料设色渲染画面,表现大自然景色意境,调色清淡柔和,清嘉道年间有王庭佐、金品卿、程门等名家。晚清时景德镇绘瓷家王琦、汪野亭等八人组成“月圆会”,亦用中国绘画技法移植于绘瓷装饰,形成流派,对景德镇瓷器装饰产生一定影响。
光绪刻瓷温酒杯,筒状,高9.5厘米,围23厘米,平底直径7.5厘米,圆盖桃钮,杯套一侧刻郊游图,一文官端坐苍松之下,侍者手持拂尘立于右侧,马童牵马于左侧松树之旁,神态自然颇具动感。
刻瓷是装饰技法之一。是在瓷器上錾刻底纹,然后在纹痕内填以墨等颜色而成。它是绘画艺术和陶瓷制品的结合。早期作品受技术的限制,使用一般高碳钢刀,刻纹较粗。同光时期改用钻石工具,出现了双钩、括磨技法,使作品有“金石味”,所表现的山水、人物、花卉、禽兽等题材更为生动。色彩以黑白为主,但也有采用多色,种类甚多。光绪末年著名刻瓷大家黎勉亭的作品,引起当时文人雅士重视,产品一度畅销国际市场。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经济一度衰落,景德镇瓷业受到影响每况愈下,官、民窑产品质量一落千丈,精品难得一见。直到同光中兴瓷业随之复苏,精品有所增加。
民国鼓式温酒杯,高12厘米、围26厘米,圈足、圆盖、菱形纽。外套以红墨彩书写多体文字,绘图印吉语“百岁多福”,一侧书“博古通今”四字,落款江西出品。
民国筒式套杯,高11厘米、围23厘米,圆盖桃钮,套身绘青花粉彩山水图,一侧及盖以行草书写“可以清心”四字。彩头、画技均不佳,这种被称为“笨拙粉彩” 是用一种劣料 的技法,民国时期景德镇民窑多用于绘画中下等瓷器。它与以上光绪两品是无法媲美的,录之供初入藏道朋友们参考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