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印章材质主要以铜或玉为主,至元代王冕才开始用花乳石制印,此后,文人制印多用石材。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用作印材的原料种类很多,像金、银、铜、铁、玉、石、玛瑙、琥珀、瓷、竹、木、水晶等。
在印石名贵材质中,首推田石。田石质地凝润,石色美丽,当为石中之王。田石赞曰:“无汲水之劳,千夫悚目。有兼金之宝,广厦聚族。无以名之,名之曰石帝。骇走水坑,山坑,惶恐而臣伏。”
其实,田黄石产地其他种类的印石也非常好,如水坑、杜陵坑、芙蓉等,它们种类繁多、石质温润、颜色多样,极具观赏性,也是名贵的印章石。以田石为首的寿山印章石天下闻名。
田石 也称“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乡里洋、外洋之间的寿山溪,在溪的两旁水田、沙土中蕴藏着田石。田石原为附近高山、坑头、杜陵等处的石块,由于地理变化转移到沙土水田中。由于长年埋藏地下,受田水、泥沙、地热等影响,使石质微透明,且温润、凝腻。田石肌里常隐含细微有致的萝卜纹,并常有红色的裂纹。俗话说“无格不成田”。但也算是一种石病。
水坑石 因深藏于终年积水的坑洞中得名。
寿山村东南面有一座山峰名为坑头占,是寿山溪的发源地,沿溪流有坑头洞和水晶洞两个主要产洞。由于常年水浸,故石质晶莹无比,凝腻而富有光泽,通透有如玻璃、水晶。由于坑头、水晶两洞所处位置山势险恶,洞深莫测,且常年积水,要进行开采得先抽去积水,采石之难可想而知。加之矿层稀薄,往往整年开采所得甚微,因此早已断产百年以上。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水坑石十分稀少,市面上基本见不到。
水坑石石质微坚,有黄、白、红、蓝等色,其中水晶石尤其名贵。
白水晶并非纯白,有的部分颜色发黄,石中有黑色小点(正如《观石录》里记载:“白玉肤里,微有粟起,大似赵妃雪夜待人时”)。
红水晶并非纯红,其中白色的部分有如白水晶一样,红色部分像红蜡烛。陈石先生所著的《寿山石图鉴》中记载,“……据传水坑中尚有红水晶、桃花冻、玛瑙冻等,但至今未发现红色水坑存石,只好存疑。”
杜陵石 杜陵坑也叫都城坑,位于高山东北2公里。矿洞发现于明末清初。石质结实晶莹,色彩丰富,有红、黄、白、灰、黑、紫等。由于杜陵坑多结于岩石之上,故矿层稀薄,解石困难,材大者甚少,佳者质量和价格仅次于田石。
花色杜陵(粘岩杜陵),大部分为淡黄色,内有白斑、红点等。
芙蓉石 产自寿山村南8公里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顶峰。石质极温润、凝结、细腻,虽不太透明,然也闲雅可珍。2004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对白芙蓉印章(高3.5厘米),成交价为20万港元。可见,芙蓉石的价格真的不低。
芙蓉石以白色的为多,红色的少,黄色的更难得。芙蓉石中常有粉白块似鸽屎,俗称“芙蓉尿”,又叫“卧虎尿”,实属石病,但又是鉴别芙蓉石的特征。芙蓉石以将军洞出产的为上品。
连江黄 产于高山北面的金山顶。因该处邻近连江县,且石色因多藤黄或土黄而得名,又有干黄之称。连江黄质脆、粗,多裂纹,经油泡,色转暗赭,裂纹暂时消失,通灵有纹者,粗视像田黄,民谚说“连江黄,假田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