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瞿秋白杨之华红色恋人

2011/06/13阅读人次/23492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有一次,瞿秋白在刻图章时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意。”杨之华听后笑着说:“倒不如刻‘秋之华’和‘华之秋’两方更妥帖、简便些。”后来,瞿秋白果真刻了一方“秋之…

没落的家世

  1899年,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世宦家庭。瞿秋白幼时依靠叔祖和伯父的官俸过了几年“少爷生活”。少年时代,他在诗词、绘画、篆刻、书法等方面显示出非凡的天资。他自幼喜欢诗词,精谙诗书的母亲也常常教他写诗做词。父亲瞿世玮的绘画技艺颇有功力,他教秋白学画。

     在经济状况还不十分困窘时,父亲到常州玄妙观、红梅阁等处游玩会友,也常带着秋白等小孩子去。到了瞿秋白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很贫困了,连租房的钱都没有,只好寄住在瞿氏宗祠。为了家,为了孩子们,瞿父抛下画笔,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账房”。

瞿秋白杨之华红色恋人

  董洁扮演的杨之华

  1915年夏,离中学毕业只有半年时间的瞿秋白却在无奈中辍学了。失去上学的机会后,原本一个好说好动的少年变得沉默起来。他常常闷在房里读书,往往到深夜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凝神看书,且饮食很少,每餐不足一小碗饭。虽然有时同学来坐坐,他也偶尔到环溪大姑家住些日子,但多是在冷寂的瞿氏宗祠里独处。
   
     1916年春节刚过,正当瞿秋白在无锡表姐处联系工作时,他的母亲却突然自杀了。

  瞿母性格柔中带刚,情感丰富细腻。家道衰败,要强的她鼓动丈夫出外谋业,并将婆婆送到大哥瞿世琥处。却不料婆婆在大哥家里亡故,以致亲友们都责怪她害死婆婆。也因为这个缘故,亲友们都不再对瞿秋白兄弟姐妹6人施以帮助。瞿母想:唯有自己去死,才能换来亲友对孩子们的照顾。所以,在春节前她就准备自尽。正月初五的夜里,她吞服了用烧酒拌和的火柴头,次日离世。

  瞿母去世时,家里最小的孩子才3岁,没有家产又没有工作的父亲怎能抚养得了6个孩子?在瞿秋白的协助下,父亲把一个个孩子安排在亲人家里生活和受教育,只把那个自幼迟钝、精神有病的儿子带在身边。

  1920年,瞿秋白赴苏联之前,孤处异乡的瞿父当时在一位好友家做家庭教师。瞿秋白专程去济南拜别他。父子同榻,谈了整整半宿。瞿父对儿子远行赴苏联非常支持,并且寄予深切的希望。

瞿秋白杨之华红色恋人

炽热的爱情

  瞿秋白一生有两次爱情相伴随。第一位爱人王剑虹,是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一位聪慧、有很高天资的时代女性。 

  1923年8月,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了。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说自己的心也随王剑虹而去。直到后来,一位叫杨之华的女性走进他的世界。

  杨之华1900年出生在浙江萧山,也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杨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出头时,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

     沈剑龙才貌出众,喜欢诗词、音乐,也曾与杨之华一起立志自谋生活,不依赖家庭。但当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以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生活的引诱,堕落了。这时,杨之华已生下一个女儿,将她取名“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并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1923年底,杨之华也报考了上海大学,并被录取在社会学系。

瞿秋白杨之华红色恋人

董洁扮演的杨志华

  瞿秋白当时是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和社会哲学两门课。他以优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在师生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杨之华第一次听他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杨之华学习很努力,并且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当时,她还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担任部分事务,与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向警予在一起。在向警予的积极推荐下,瞿秋白渐渐认识了杨之华。杨对待妇女解放事业的热忱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使瞿秋白觉得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性。于是,瞿秋白决定介绍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瞿为中共上海大学支部书记)。

  后来,杨之华渐渐发觉瞿秋白对自己的感情有些异样。但考虑到自己已经结婚,而且还有孩子,杨决定暂时到萧山母亲家里回避一段时间。
   
     面对着杨之华,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爱她?既然我真心地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瞿秋白趁放暑假的机会,也去了萧山杨家。杨之华的哥哥和沈剑龙是同学,见到这情形,便把沈也请到家里来。

  谁知沈剑龙和瞿秋白一见如故。沈剑龙对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十分尊敬、仰慕。然而,面对着复杂的感情问题,沈剑龙的内心又充满了矛盾。于是,他们三人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又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去谈。当时,瞿家早已败落,家徒四壁,连张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只好坐在一条破棉絮上谈心。谈判结果,在邵力子先生主办的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二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1924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瞿秋白、杨之华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还亲临祝贺。瞿沈成为好友后,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特别有意思的是,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沈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4个字,意即自己不配以杨之华为妻。

  有一次,瞿秋白在刻图章时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意。”杨之华听后笑着说:“倒不如刻‘秋之华’和‘华之秋’两方更妥帖、简便些。”后来,瞿秋白果真刻了一方“秋之白华”印章。

     瞿秋白和杨之华婚后虽生活得十分美满。但杨之华总感到心里少了些什么——沈家不让她去看女儿,可她却非常想念自己的女儿。

  在瞿秋白的支持下,1925年春天,杨之华来到浙江乡下的沈家接女儿。她到了沈家以后,过去的公公沈玄庐不许她见女儿独伊的面。在沈家大姨太太的帮助下,杨之华还是见到了女儿一面。
   
     杨之华离开上海的第二天夜里,焦急不安的瞿秋白就到上海火车站去接她。火车到了,不见妻子的身影,他预料事情大概是不顺利。他不想回去,想再等等下一班车。就这样,他在车站月台上踱来踱去,直到天明。
   
     过了不久,他俩商定再次去浙江乡下接独伊,这次他俩是一起去的。俩人想了一个办法:先和沈家大姨太太商定好时间、地点,把独伊偷偷抱出来,然后就将她带回上海。

  约定的那天傍晚,两人早早地来到一座小山上,焦急不安地等待着。过了好长时间,他们才看到独伊由沈家大姨太太领了出来。杨之华赶快迎上去,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正在这时,突然奔来两个大汉把孩子抢走。看着孩子在大汉的手里挣扎着哭喊,杨之华忍不住哭了。瞿秋白也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当然,独伊后来还是回到了杨之华和瞿秋白身边。

与女儿永诀

     1928年,瞿秋白去苏联参加中共六大。此后,他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了两年。这年6月,杨之华带着独伊也到了莫斯科。1930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中国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杨之华也一同回到中国。他们把9岁的独伊留在莫斯科的好友——鲍罗廷家。没想到瞿秋白这一走,竟成了与独伊的诀别。
   
     1931年后,瞿秋白受到王明等人排挤,被撤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杨之华也受到牵连。1934年,瞿秋白进入中共在江西的中央根据地,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同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瞿秋白奉命留在江西。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因叛徒出卖的被俘。当年被国民党枪杀。这一年瞿独伊14岁。“一天,我正和一批儿童院的孩子们在乌克兰德聂伯罗彼特罗夫斯克参观。忽然,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我看到了父亲牺牲的消息,惊呆了的我随即失声痛哭起来,竟晕倒在地……”瞿独伊回忆说。
 
     1935年秋,杨之华代表中共再赴苏联参加第七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1941年,杨之华带着瞿独伊回到中国。到新疆时,两人却被盛世才逮捕。抗日战争胜利后,杨之华母女才走出牢笼。
   
  此后,杨之华担任了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任职。中共执掌政权后,杨之华历任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女工部长,中共八届中央监察委员、候补常委。她在中共监察系统一直有很高声望,被时人称为“包公”。
  
     1955年,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并将其迎到了北京,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恩来亲笔题写了“瞿秋白之墓”的碑铭。大陆“文革”时期,瞿秋白墓被砸,杨之华亦遭诬陷,被“监护”了6年。1973年10月20日去世。

19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