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与30年代和现代之间,我一直在想:30年代的女子是什么样的?仅仅是穿上旗袍吗?看了很多当时的图片资料,似乎那时在“蔷薇蔷薇处处开”的旧上海,那时的名媛都有着烟视媚行的风情,在摩登绝望的30年代,她的华贵与颓靡都是那般的精致,现世的人仿佛无法捕捉她的留韵余香......
30年代的女子是世俗女子,而这世俗二字仿佛在张爱玲的笔下体现的最是上海风情的极致,30年代的女子亦是小女子,明眸善媚,仿佛周璇天真的样貌下,是成熟的女人心,解红尘又解风情。每一个时代的走红的明星的类型都不一样,每一类的明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男人心中的女人和女人心中的男人。
最喜那个时代女子的打扮,用火钳烫了头发、眉毛修得弯弯的、穿了细花的旗袍,精致到那么得妥帖。
可惜我是现代女子,我虽知道那份好,却无法展现那份美,人就像一草一木,都是接了地气生长出来的,就像南北方的山峦树木一样,亦有不同。我想2000年的女性,和30年的女性,区别在哪里?可能强调了坚强独立,少了温婉,妥帖,细腻,依人。
前些天,我看了老子的一段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途,柔弱者生之途。”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凡事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事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老子是一代智者,他的话启发了几千年人世哲学的思考,我想到的却是女子的坚强与柔媚,在逐渐远离单纯稚嫩女孩的岁月,该如何做那个时代的女人,柔软妥帖细致淡雅,可人却又贴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