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高春明:旗袍“复苏”任重道远

2009/12/21作者/佚名来源/旗袍吧阅读人次/3282我要评论(2)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去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百年旗袍展”上,展示了从清末到上世纪末的118款旗袍,其中3件借展于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是宋庆龄生前穿过的;其余半数以上由服饰史专家、上海艺术研究所周汛、高春明研究员耗费30年心力征集而来的。…

去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百年旗袍展”上,展示了从清末到上世纪末的118款旗袍,其中3件借展于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是宋庆龄生前穿过的;其余半数以上由服饰史专家、上海艺术研究所周汛、高春明研究员耗费30年心力征集而来的。

面对展会上林林总总的旗袍,不由使人发问:旗袍对今人来说,到底是该进博物馆陈列,还是可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款式之一?

高春明:旗袍“复苏”任重道远
高春明是“海派旗袍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申报人(摄影/沈嘉禄)

曾一度为妇女“国服”

高春明说,旗袍原为满族服装,1644年满族入关,满族旗袍的许多元素渐为汉族妇女接受,遂发展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饰,曾一度成为近代中国妇女“国服”。《民国服制条例》中规定“正装”:男装,长衫马褂;女装,旗袍。

旗袍记录了一个时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社会重要的历史记忆。上世纪20年代末,上海得风气之先,服装风尚几与欧美同步,旗袍的式样发生明显变化,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显示“曲线美”等。这种“海派旗袍”与最早满族的旗袍已大相径庭,除保留原有的核心元素旗袍外,在裁剪、装饰、质地、趣味上都有所创新,融入了现代社会的韵律与风采。

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旗袍退出了女装的历史舞台,在中国民间一度绝迹。特别是现代成衣化发展,对旗袍的传统制作技术冲击巨大,旗袍手工技艺也渐渐没落;甚至连记载旗袍风貌的文献、图片、实物以及历史记忆,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点点流失。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复苏,旗袍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曾为中国妇女喜爱的服装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旗袍必须改革发展

高春明说,保护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和传承。要使旗袍成为今天国人的主要服饰之一,必须使之适合社会审美观念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变化。

旗袍之所以能风行百年以上,是因它的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欧美流行风尚不断创新,制作上多采用西化处理,面料也由于纺织品的大量进口而极为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旗袍以简单实用为尚,但造型依然注重强调人体曲线,旗袍摆线从小腿上部移至膝盖处,有变短的趋势。后期还出现一种介乎于旗袍与西式裙装之间的改良旗袍,使之更为合体与实用。

旗袍如何适合今天人们的社会消费心理、风尚习俗、审美取向和工艺水平,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女性在不同场合的穿着需求,将是服饰专家研究的重要话题。

旗袍“复苏”任重道远

要使旗袍成为“正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继“百年旗袍展”后,上海艺术研究所等还将推出大型多媒体综艺时装秀“海上花·百年旗袍大型展演”,设计师们将复原设计近百款百年来各个时期不同款式的旗袍。来自上海社科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将对旗袍的研究、收藏、保护与弘扬展开广泛而系统的学术讨论;还将成立“中国旗袍研究协会”,建立旗袍制作基地和服饰博物馆,汇集旗袍复原品、传世实物、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使旗袍制作基地和旗袍博物馆成为保护、传承、发展旗袍文化的重要平台。

78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2 倾城网友. 上海
中国女人穿汉服好不好,自古中国指汉族,到近代才被弄成是56个民族的集合体。
支持(0) 2012/08/18 16:31:55
1 匿名. 黑龙江
让旗袍再现上世纪30-40年代的繁荣景象,似乎不太容易。21世纪的今天,国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已经大变。尤其是当今的女士们,已成为家庭支柱,社会栋梁。她们对旗袍的看法;极爱又怕;爱旗袍的美丽,怕的是麻烦。但是她们忘了自己是中国女人,只有旗袍重新在全中国流行起来,才能显示这是在中国的国度中。现在生活多美好, 女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女士,穿各种绸缎,织锦缎等各种花色,款式长短旗袍,坐在轿车里,或步行在街上,足以让全世界瞠目结舌,足以显示出我国女人光彩亮丽的风采。衬托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支持(0) 2010/12/30 20:51:53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