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info@hercity.com

世博会元首夫人服装苏州造

2009/12/03作者/何寅平来源/新民网阅读人次/1835我要评论(0)

扫描二维码
将本内容分享给手机朋友
关闭
导读:现在距离上海世博会不到半年时间,在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上,大部分国家元首将齐聚上海。这两天,除了上海紧锣密鼓地筹备大会外,在苏州新区东渚镇一个不起眼的工厂里,十多名织娘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现在距离上海世博会不到半年时间,在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上,大部分国家元首将齐聚上海。这两天,除了上海紧锣密鼓地筹备大会外,在苏州新区东渚镇一个不起眼的工厂里,十多名织娘也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她们必须在明年3月之前赶制出60套缂丝面料,以便主办方制作成旗袍,作为赠送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

  小镇东渚传承千年缂丝技艺

  东渚位于苏州城西15公里处,现有人口3.4万,然而正是这个江南小镇,诞生了享誉世界的缂丝精品。缂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常用以制作帝后服饰。因制作过程极其细致,堪称“织中之圣”。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渚镇便形成了缂丝产业,目前有缂丝熟练工3000余名。

  在缂丝大师吴文康的工厂中,这批“世博缂丝”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在每个约50平米的车间内放置了3台缂丝机,每台机器前一名绣娘正右手持梭,左手持拨,不停地来回穿梭。所有缂丝机全部由木头制作,类似于普通的平纹木机,缂织时,织娘先在缂丝机上安装好丝线,下衬图纸,然后织娘须透过丝线,根据图纸一段一段开始缂丝。在喳喳机杼声和木制缂丝机的包围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男耕女织的时代。吴文康说,厂内所有的缂丝机全部都按照宋代缂丝机制作,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都和一千年以前的缂丝机没有区别。吴文康解释,由于缂丝技艺复杂,一直以来都无法实现机器缂丝,因此东渚的每件缂丝作品全都出自于这些“千年”缂丝机。

  6根蚕丝合成一根线,16道工序全是宋代织法

世博会元首夫人服装苏州造  除缂丝机器不一般外,这些“世博缂丝”所采用的原料也是精挑细选。一般而言,普通缂丝材料只选取一根蚕丝,而为了制作这些“世博缂丝”,吴文康的工厂选用了经过120℃高温处理过的上等白蚕丝,并将6根白蚕丝拧成一根蚕丝作为材料。“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缂丝的坚固,又使织出来的面料变得更加柔韧舒适。”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缂丝旗袍达到宋朝缂丝鼎盛时期的效果,此次制作中,织娘采用了全套宋朝织法。该工序有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等16道之多,经过这些工序制成的缂丝面料,经反复水洗不会褪色,反复搓揉不会起皱。

  一天“撇丝”半块手帕大小,上百梭子半年仅织一套

  在这16道工序中,最为复杂也最具难度的就是“撇丝”。吴文康告诉笔者,此次旗袍设计采用了彩色水墨画图案。可设计容易,要想在实际操作中将水墨画的深浅过渡用缂丝来表现却非常困难。为了保证效果,制作一套旗袍需要的面料颜色达到了近百种。在制作现场笔者看到,每台缂丝机前挂满了一排排穿着各色丝线的梭子,有上百个之多。在撇丝过程中,织娘必须利用这百个梭子,保证每个缂丝部位颜色过渡自然,色彩与设计分毫不差,一旦错误一处就得返工全部重做!

  因此在撇丝阶段,即便是这些做了近20年缂丝的织娘,一天也只能制作出半块手帕大小的缂丝,一套“世博旗袍”的面料,在没有返工情况下,一名织娘要花上近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60件旗袍各有特色,一件旗袍近10万元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缂丝向来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吴文康介绍,此次为各国元首夫人定制的60件旗袍全部由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60件旗袍颜色、款式各不相同,因此在面料制作上也各有特色,一旦完工,每一件都可谓是独一无二的缂丝精品。“加上设计费、材料费等再算上收藏价值,一件旗袍的价格接近10万元!”

  据悉,今年3月份开始,吴文康工厂的织娘们便加班加点赶制这些“世博缂丝”,现在60件旗袍面料已完成大半,全部面料完工后将被统一送往上海。届时,服装设计师将用这些面料,为各国元首夫人制作款式各异的旗袍。
 

6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热评
0 [$name].
[$content]
支持(0) [$date]